读《月牙儿》后感 月牙儿、月牙儿,在我心里也有自己的月牙儿,在没看《月牙儿》之前,我所记得和能想象的月牙儿,是在满天星辰的映照下,弯弯的象牙在天上发着沁人的白光,不过终究是我浅薄了,这一刻,我倒觉得月牙就像苦难一般,这是我所不愿见得的。 有人说月牙儿是月容苦难的见证,也是月容唯一的好朋友。而我认为,月牙儿是个不吉利的东西,它一开始出现就注定了月容悲惨的命运,月容无论怎样都是苦命的,月牙儿,残缺,希望的光却是暗的,还总是飘无定所,随时会被乌云遮住。 小说中没有直说谁的名字,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从简介上我知道“我”是韩月荣,不过名字似乎也无所谓了,她有月一样的容貌,冰清玉洁,却遭遇月牙儿一样的命运,残缺,希望的光,总是暗的,还总是飘无定所。不禁极端的得出一个结论,黑暗的社会是要逼着所有人去死,逼着好人无路可走,而高处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在下面苦苦挣扎的人的苦难,哪怕是换位思考一下。 老舍先生的语言似乎很平淡,却把当时社会的黑暗一一写出,这不禁让我把他跟鲁迅先生比较,鲁迅先生的语言永远是那么的犀利,总是能一针见血,把那丑恶的一面活生生的撕开放在你面前,让你去直视,吸引着你的目光,激起你的热血和愤怒。而老舍先生则是像旁观者一样,或许可以说他一直就是个旁观者在写着文字,从《月牙儿》中可看出,越是平淡的叙述,越让我们无尽的想象,要怎样不堪的社会,才能把人逼得如此无路可走,这让我想到了祥子。 有时候想,月容这样活着倒不如一开始就死去。她第一次注意到月牙儿是在七岁爸爸生病到死去的那段时间,月牙儿是酸苦的;第二次看见月牙儿母亲去爸爸的坟上,母亲的痛哭,月牙儿是凄冷的;第三次看见月牙儿是去当东西的时候,只要她还有母亲就好,月牙儿是无奈的;第四次是母亲洗“牛皮”的那段时间,苦没关系,她们是在自食其力,月牙儿是明亮的;第五次看见月牙儿是母亲改嫁的时候,母亲只是希望女儿不饿死,认些字,这时月牙儿是可怕的,因为母亲改嫁了;第六次的月牙儿让月容感到了温暖和清亮,新爸爸走了,母亲也离开她,但她靠着自己养活自己,这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月容感到希望的开始;第七次的月牙儿,月容遇见了胖校长的侄子,微笑的月牙儿给了月容美好的感觉,这是她的初恋,但也让她意识到她失去了月牙儿、失去了自己、她将要和她的母亲一样了,这让她后悔,想离开又不舍;而接下来,便是她苦难的又轮开始,她已经彻底的步上了母亲的后尘。 这一次她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她一身的病是只为活着换来的,也因为这病,她也知道她的时日不多了,对于社会的失望吧,或许狱中是她最好的结果,所以最后见到月牙儿的她是在狱中。但她是不愿自己就这么死去的,我佩服她,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她的念头,不是死去,而是:我年轻,我好看,我要活着。羞耻不是我造出来的。 《月牙儿》中,月容的命运是一步步迈着与她母亲相同的方向,母女同样为生活所逼,走向了暗娼,这是她们活下去的唯一出路,有暗既有明,她们是弱小的在暗底下挣扎的活着,却比那些反以为荣、在明面上污浊的人们更悲惨。生活步步紧逼,每一次的无路可走,便看见一次月牙儿,是希望,也是苦难,如同月牙儿光一样暗的希望,即使只是一丝,也能让她们再次燃起希望,再次面对着这个不怎么如意的社会。 可是,生活中的转折一定有好有坏?不是,有的只是走到了路的尽头,月容母女便在这样的社会中残喘,用她们的话来说,只是想填饱肚子,这是没错的,谁都有活下去的理由。甚至母亲变得市侩了,不劝说月容不要再做暗娼,只是要她养好身体,月容也能理解母亲,是啊!为了活着,她们能卖的都卖了,包括她们自己,可有谁可怜他们? 生命是如此的好啊,我们是有着生命的活人,而她们只是为着活着而活着,已经降低了要求,即使苦难,也打不倒;即使活着也只是厌恶,不是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只是活着比死去更艰难,月容不肯就这么低头了。 她们的命运有社会的原因,我痛恨那个黑暗的社会,但即使它真的有错,每个历史都不会是一直繁荣昌盛的,每个社会的时期都会有它的弊病,除了痛斥还要努力的去改造,去解决,我只是敬佩她们如此为活着而努力,活着便有传承的希望,活着不是轻易地被打倒。也许没有神话中的这一世经历了苦难,下一世便可活的好一些;也或许再努力也是苦难,一世的悲情,但是月容说了:我爱活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95e4f8a770bf78a652954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