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我无话可说,因为目前整个中学的作文教学问题在于模式化训练太多,占据了老师们的大脑的主体,而思维教学却因为不喜欢读哲学与物理数学方面的书,而陷入思维的僵化。 关于阅读教学,我同样无话可说,因为目前整个中学的阅读教学的问题在于都是命题者出题给学生做,而不会让学生来主动出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命题者认为自己是命题者,像王一样的。政治挂帅。 我觉得这种思考非常之深入。(鼓掌吧。) 我觉得模式化(或者说模件化)的作文教学必须与个体独特性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不会完全僵死。今天改我哥哥的女儿的一篇文章,我只不过调整她的文章十个段落的顺序,却突然产生了异样的效果。神了。于是我开始想这个问题。段与段哪几个应该结构在一起调动,哪几个应该拆散,拆散完又如何安置其位置,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调动顺序,段落内问的句子们如何改动最少的句数以使调整不显得生硬。 世界是由问题建立起来的,在写这个记录的时候,我想到我前一段时间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的古猿人的对黑玄石的疑惑。古猿人们正是通过自己对一个实体的疑惑达成了自己及群体的飞跃性的进步。黑玄石这个实体在电影里是有象征意义的,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电影的最伟大的两个特点就显示出来了:一、实体与抽象的转化;二电影的节奏感棒呆了[我几乎绝望,因为它将雄奇与轻巧,将悠缓与紧张结合得那么细腻,那么愿意永远地看下去,直到自己死去(对不起,我可能因为我自己的偏爱了。但是偏爱又有什么要紧呢?我那个读一年级的女儿说:“二年级的那个班长看到我魂都飞了。”我明知道问题出在我女儿自身,但因为偏爱,我还是觉得那个班长坏得不得了,想勾引我女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402481f7ec4afe05a1df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