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基层社会仍然需要家庭伦理 一、家族与基层社会的关系 家族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细胞,是反映农村社会关系的一面镜子。在封建制度下,家族作为封建政权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形式,成为农村社会的基层自治单位。闻一多也曾谈到:“我们三千年来的文化,便以家族主义为中心,一切制度、祖先崇拜的信仰和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等等,都是从这里产生的。” 何为而中国人的家庭特见重要?家庭诚非中国人所独有,而以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轻松若无物,家庭关系就自然特别显著出了。因此中国的社会缺乏西方式的团体组织和团体生活,而只有伦理关系网络和情谊生活习俗。若中西比较言之,在社会方面西方重法律,而中国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则欹重于礼俗。(《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二、中国自古就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 中国是一“伦理本位的社会”(甄克斯《社会通诠》) “伦理,它是一种礼俗,它是一种脱离宗教与封建,而自然形成于社会的礼俗。--礼俗,照一般之例恒随附于宗教,宗教例必掩护封建,而礼俗则得封建之支持。但此则受启发于一学派,非附丽于宗教,而且宗教卒自此衰歇。它受到社会广泛支持,不倚靠封建或任何一种势力,而且封建正为它所代替。即此礼俗,便是后二千年中国文化的骨干,它规定了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大体上一直没有变。”(见《饮冰室合集》之专集第十八册) 所谓伦理本位,即始于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涵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三纲五常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道德及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章太炎先生作《社会通诠商兑》)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姊妹。伦理虽然首重家庭,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章太炎先生作《社会通诠商兑》) 中国人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对他负有义务。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亦即是其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章太炎先生作《社会通诠商兑》)这种义务关系使得“彼此顾恤,互相负责,结果总使人不致临于绝路,乃至又寻到出路。社会矛盾(剥削及统治),旧日中国所不能无,但它化整为零,以情代势,颇得分解缓和。”(《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这全得益于伦理。这种伦理关系作为一种道德文明,也使得我们的文明能够长久维系,民族得以生存。 三、当今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但是,放眼现在的中国,随着市场规则进入家庭伦理,对以情为内容的家庭伦理进行洗礼。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家庭遭受到市场经济之经济理性的冲击,家庭原有的温情渐渐淡去,利益的冰冷本质逐渐暴露出来,更是从根本上削弱了家庭应有的关怀合作、情感交流、成员互助、牺牲利他功能,也出现了不少道德异化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一)婚姻观扭曲 一是封建的择偶观还未彻底根除。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经不起生活考验的家庭,从一开始便没有生成一种共为家庭的伦理观,他们的婚姻不到两三年便解体,为家庭和社会的造成了另一类的不稳定。 二是婚姻道德观念混乱,对家庭极不负责。三是部分家庭中,仍存在男女不平等,大男子主义、重男轻女等思想。从现实上看,在一些家庭中,妻子依然承担着主要家务。这其实就是一种家庭伦理道德责任的倾斜。 (二)资产阶级家庭伦理道德的腐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家庭成员不能抵制资产阶级家庭腐朽东西的诱惑和侵蚀,不断效仿和追求那种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金钱之上,利益驱动。喜新厌旧,抛妻离子,妻子若有不从,便许以重金,使妻子迫于无奈和经济原因同意离婚。甚至一些人滥用性权利,认为改革开放,什么都开放,追求西方的“性解放”,采取极端自由和放纵的态度,导致非婚同居,草率离婚,单亲家庭以及卖淫嫖娼等社会问题,这种现象对家庭和社会毒害最大。 (三)把赡养老人视为一种负担。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然而,在现代社会,部分老人不仅失去传统的敬重孝顺,而且被许多现代家庭视为负担,甚至受到虐待。与此相反,青年一代则普遍养尊处优、娇惯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以至于使家庭伦理面临着现代危机。家庭伦理危机是整个现代社会伦理危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这一危机核心与基础的部分。我们要寻找原因,并尽力去争取孝道的回归。在一些农村家庭,仍有一部分人因父母年龄增大而丧失劳动力时不愿赡养老人,把赡养老人视为一种负担。家庭中的长幼关系出现了尊卑错位,其物质赡养特别是精神给养质量严重下降,给社会造成负担。 (四)农村家庭暴力现象严重。 一些农村家庭中大男子主义依然存在,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拳脚相加。。说穿了这还是一种封建残余思想的沿袭,与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相背斥。 四、中国基层社会仍然需要重视家庭伦理 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家族制度所提倡的伦理、亲情、责任、义务等观念,也对宗亲中没有生活来源和保障的孤寡老人的赡养提供了帮助。家族以传统的和现代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方式在解决族内纠纷、处理族内矛盾、协调村际关系、维护族人正当利益、保障村内治安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于社会主义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社区发育不成熟,社会公共机构能量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发挥宗族作用,其社会效果是不待言的。 任何一种家庭伦理都是在批判和继承旧的家庭伦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家庭是传统家庭的延续,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伦理,不可能抛弃既有的传统。相反,正确认识、发掘传统家庭伦理的价值,取其精华,发扬传统美德,倡导养亲与敬亲并重;倾注情与理,坚实婚姻基础;端正家长心态,重视以传统道德为内容的情境教育;强调兄弟亲情。在此基础上重视社会力量的规范和运用,以求更好地建构现代家庭伦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型、巨变之下,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物质利益与情感观念之间的冲突、婚姻家庭中的代际冲突等日益普遍化、激烈化。代际之间的矛盾、纠纷,折射出传统孝道与现代平权理念之间的动态博弈。充分体现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现代进步文明精神,以人为本,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转换。构建平等互尊、责任互补、相亲相爱、代际共融、老少共享、人人和谐的现代新型家庭代际伦理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完善家庭伦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处理好家庭价值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关系,切实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伦理,通过促进家庭的和谐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425d1052d380eb62946d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