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验假设与宏大理论之间——作为中层理论的文化生产视角研究

时间:2022-04-17 21:2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作者:易莲媛[1]

作者机构:[1]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中国图书评论 页码:104-111 年卷期:2018 3

主题词:文化生产;中层理论;日常经验;大理;英国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



摘要:彼得森的《创造乡村音乐:本真性之制造》是美国文化社会学的代表性著作。而越过学科体制的藩篱,这本书也属于20世纪以来文化工业研究的一部分,只是与中国学术界所熟悉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和美国文化研究相比,彼得森无论在问题意识、理论假设,还是在研究路径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他没有叩问文化/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权力与支配问题也较少批判,并把对所有制、意识形态或文化霸权的关注转移到对文化工业自身的组织形式与从业者个体的能动性(agency)上。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为代表的“文化的生产视角”研究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比如将文化/艺术的生产与其他生产相混同、忽视了消费者的作用、没有注意到文化/艺术的意义、不追问权力与剥削问题[1]。然而,在今天全球化、数字化与新自由主义的弹性生产体制下,文化工业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批判导向的文化工业研究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与假设需要重新审视,这使得对现实中具体文化生产实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彼得森的研究构成了联结宏大理论和基于日常经验对文化/艺术的一般认识的中层理论———尽管它本身并不涉及这两个层面的问题。接下来的部分将先梳理彼得森的理论脉络,


再通过对《创造乡村音乐》一书的分析,指出彼得森的研究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联结二者的中层理论,后则结合近年来几个吸收了文化生产视角的研究,探讨这一勾连对理解新技术与政治经济环境下文化工业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1924ef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