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风俗礼仪分享 七夕节的风俗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因此七夕节的风俗之一就是穿针乞巧。古代有乞巧市,非常热闹,大家会在乞巧市购置自己所需要的乞巧物品,亲手缝制服装。现代很多女孩也会购置五彩丝线等,穿针引线缝制自己所需的服装,可以用精巧的双手打造成各种各样的衣服等,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七夕节的风俗之二,种生求子。在家中种粟米、绿豆、小豆等种在土里或是盛放着的水的碗里,长出翠绿的芽,再用彩色的绳子扎成一束,称为种生。这是古代人“求子〞的一种方式,虽然现代年轻人并不常见,但是很多中老年人也会沿袭这种方式,希望家中早添新丁。 七夕节的起源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风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区分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如今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美。以“七曜〞计算如今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存。“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的来源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这一天过节的情侣们,相信也是对当下的这份感情非常珍惜和保护。 七夕节的风俗礼仪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风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明的心灵和乖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aefb660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