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走向麦田》

时间:2022-06-12 17:18: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实践活动《走向麦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团幼儿园 835116

美丽的大自然中不仅蕴含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它还是活的教材,是孩子们生动的课堂。小麦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可身处团场的孩子们却对此很陌生,了解甚少。为此,教师根据团场的优势,充分挖掘团场中的教育资源,将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土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有效结合。以探索型活动为载体,结合实际情况和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现有的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了《走向麦田》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加以组织与实施。 一、麦子的一生

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小麦一生中,人们常根据器官形成的顺序和明显的外部特征,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若干生育时期。通常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生物学拔节)、拔节(农艺拔节)、挑旗(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 二、季节中的麦田

冬天离我们越来越远,扑面而来的是春的气息。3月中旬,教师组织孩子们亲临田间地头观察返青期小麦根、叶的特征。到达目的地后,孩子们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师这就是小麦吗?它的叶子象带子一样。”“小麦苗象小草一样。”“麦苗象我家院子里的韭菜一样。与此同时,我又看见孩子们有的在田边跑;有的在田边走;有的蹦;有的跳;有的趴在地上用鼻子闻麦苗的味道;还有的竟然悄悄地拔起了一小撮麦苗观察起小麦的根系来了,孩子们在此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春的气息,还知道了返青期麦子的植株生长加快,叶子也变得绿油油的了,根系也开始迅速生长。

4月初,教师再一次带领孩子们来到了麦田。绿地毯似的麦子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畅所欲言起来:麦苗又长大了。”“麦苗的叶子像柳树叶。”“不对,麦苗的叶子像马耳朵孩子们一个个观察入微,探索着、交流着。此情此景,我与农田主商量拔了几株长势不同的麦苗请孩子们观察,孩子们知道了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小麦的茎秆中空有节。小麦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营养从根部通过茎部输送到叶子和麦穗上的。小麦的茎又是支持器官。它可以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小麦叶子的形状象带子,拔节以后长出的叶片比较宽大。

不同阶段的麦子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特点。6月初,期盼着早点看到麦子的孩子们经过坎坷的路途,到达了目的地。抽穗期的麦穗上有了芒,孩子们尝试着一边用稚嫩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麦穗,一边交流着:哇塞,麦子像刺一样扎手。”“麦子有好多长长的刺。”“麦子有刺,小刺猬身上也有刺。孩子们一连串的话语说出了抽穗麦子的一些特征。最后,孩子们在农田主人的介绍下进一步了解了抽穗阶段小麦的穗状花序称麦穗,小穗两侧扁平,有芒或无芒。每个麦穗由许多小穗组成。通常情况下,麦穗上的小穗数目越多,产量就越高。

小麦已从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生物学拔节)、拔节(农艺拔节)、挑旗(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开始慢慢地变成熟了。为了更进一步让幼儿认识成熟的小麦,感受丰收的喜悦,教师最后一次引领孩子们来到了田间地头。当孩子们看到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时,孩子们兴奋至极,一个个又畅所欲言地说开了:哇,麦子黄了。”“麦子的杆杆都黄了。”“快看,这里的麦子杆杆上边有点绿,下边有点黄。趁着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我与农田主一同引导孩子们观察并了解了小麦的生长的特点:小麦的颖果叫麦粒。长势弱的麦子子粒呈绿色,麦粒柔软,可挤出由淀粉粒组成的白色粘稠浆液。长势好的麦子,麦穗子粒大小和颜色接近正常,麦粒较硬,植株茎上部是绿色,其余全部黄色,最后植株会迅速枯黄,茎杆缺乏韧性而变脆、质地坚硬。 三、反思与措施

(一)教师驾驭孩子的能力还不够好,每一次的活动教师不能很好地收放自如;(措施: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


(二)有个别孩子的任务意识不够强,出去之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措施:在以后的外出活动之前教师可反复多强调几次此次外出的要求与规则。)

(三)在回园分享的过程中,有个别幼儿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措施:加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孩子,提醒孩子如何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观察所见。)

总之,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的过程。此活动中幼儿亲临田间地头,通过各种感官,不仅观察了小麦不同生长期的各种变化,还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满足了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经验之上积累了新的经验。与此同时,还让孩子们懂得了珍惜,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从小养成了不浪费粮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质,从中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做人与做事,交往与生存,促进了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1482ba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