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新闻稿两篇 腊八节新闻稿一、 今天是腊八节,腊八粥摆上了很多家庭的早餐桌。早在前几天,熬腊八粥用的原料就成了超市的热销货。一些超市为了满足市民需要,除了零散销售各种腊八粥原料外,还专门推出了配好的八宝米,颇受消费者欢迎。 在华北商厦超市,杂粮专柜前顾客络绎不绝。从1月开始,杂粮销售就呈现上升势头,价格比去年略有提高。杂粮品种多、包装小,很受年轻消费者欢迎。这几天,燕麦、红小豆、黄豆、黑豆、黑米、黄小米、薏米销量相当不错。当然,最受欢迎的是八宝米,价格分别是5.8元/斤和6.8元/斤,一位正在选购八宝米的顾客说:“买八宝米就是图个方便,里面连冰糖都配好了,回家倒在锅里一煮就行,价格也挺实惠。” 民俗专家介绍,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吃腊八蒜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腊八节新闻稿二、 1月8日,农历腊月初八,是喝腊八粥的日子。府山街XX县学街社区义工和天宁寺里的法师已经忙碌开来,他们正在为腊八节施粥进行准备工作。 清晨5点10分左右,天还没亮,老年人居多的市民群体就带着碗前来排队领取腊八粥,不到施粥时间,施粥点已经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大家都在风雨中等待着,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她们却都笑容满面。 不到5点30分时,随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出炉,府山街XX县学街社区义工志愿者开始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分发腊八粥。满满的一坛腊八粥几分钟之内就分发得干干净净。 截止到10点30分左右,府山街XX县学街社区义工和天宁寺法师已经熬制并分发了两万多碗腊八粥。 今天是腊八,一碗腊八粥端上桌,粥香盈鼻,两颊生津。 从腊八起,年关渐近,年味渐浓。 腊八过后,还有送灶。各地不一样,有的是腊月二十二,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送灶过后,鞭炮声稀稀落落的四处响起来,乡下人就开始忙着筹备年货,准备过年了。 小的时候,对腊八没有多深的印象。也许一碗腊八粥并不能让我们这些久违荤腥的小馋虫解馋。我们盼望的是送灶。故乡的风俗,送灶的时候,家家都要蒸包子。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包子,确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雪白的面粉平时是吃不上的,都是玉米糊。祖母一早就起来,和好面,放在脸盆里,盖上一条毛巾,再放在有热气的锅灶上,好让面发酵开。从地窖里取出入冬后窖藏的萝卜,砸开结着厚冰的池塘,洗净,回来切成丁状,加上丁状的肥肉和葱、姜等佐料,做馅。自然也是以萝卜为主,现代人很少下箸的肥肉,只是点缀而已。 也有用自家腌制的雪里红做馅,蒸咸菜包子的。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煮好糯米饭,拌上荤油、酱油,加上葱姜等佐料,做类似烧卖的糯米包子。 一年中,也只有岁末才能做上这一次包子,一般的人家都是倾其所有,尽量多做一点。天冷,也不一变质。这样,在以后的十天、半个月内,除了玉米糊,还能吃上美味的包子了。 接着,就是等着过年了。 过年有新衣服穿。那时商店是不卖成衣的,都是用布票买来布,请裁缝到家里来做,真正的量体裁衣。那时乡下的裁缝是专业技术人员,很吃香的,到年前更是如此,要预约。男孩子的衣服千篇一律,不是兰卡其,就是草绿色的卡其,是那个年头长盛不衰的流行色。穿了新衣服,才真的叫过年。 穿之外,想到的就是吃了。祖母、母亲在锅灶边炸油豆腐、圆子的时候,我们就不停地找个借口蹭到厨房间。即使一块味道寡淡的油豆腐也是吃得津津有味。运气好,能吃上一块刚煮熟的咸肉。 年初一,一般是不会睡懒觉的。一来是年三十的年夜饭吃过后,没有电视看,没有娱乐活动,早早的就睡觉了。二来初一开始,就要拜年。舅舅为大,靠得近的,外甥们就要带着礼物去舅舅家登门拜访了。即使不去看舅舅,也要挨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292c6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