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 精品

时间:2022-07-27 14:03: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节的由来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 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

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腊八节的习俗 【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 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 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 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

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

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

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


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

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

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 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 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194d4f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