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句出自司马迁《史记》的千古名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精髓,就必须深入了解司马迁艰难的一生。 司马迁的一生是苦难的。替李陵求情的结局就是被残忍的处于宫刑,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在那个时代又有什么公平而言呢?在狱中了结残余的生命亦或是坚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之间徘回之际,想到自己多年收集的材料,他忍辱负重,完成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大作《史记》。 一个能够流传千古的故事,是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和领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真正内涵了。人本来是要死的。司马迁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一生努力的夙愿和理想,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如秦桧,汪精卫等人的死就如鸿雁的羽毛一样轻,因为他们践踏着一切来成就自己,害人害己。 纵观历史的长河,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数不胜数。现实生活中更是如此,就我个人而言,重于泰山的死并非要轰轰烈烈,而是当面对自己,面对一切时都无畏无惧,为他人奉献,实现自己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重于泰山的死。而轻于鸿毛的死则是自私自利,在践踏自尊和伤害他人利益,危害人民的基础上,来达到自己所要的目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管是在久远的古代还是在当下的现实社会里,有着同样的寓意,那就是通过正常渠道来实现自己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70ef9c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