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引言 学习书法时,你第一本书法字帖是什么呢?《九成宫醴泉铭》是学习欧体的入门字帖。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对写他的人——欧阳询了解多少?想知道字帖及它背后的故事吗?搬好板凳,我们慢慢道来。 欧阳询简介 我们先来介绍《九成宫醴泉铭》的创——欧阳询。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是隋末唐初的官员,著名书法家。在唐朝时期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县男。 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元代的刘公权、元代的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初学者,学习了韩立和魏晋时期的楷法。楷书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隶书的特点在二王的楷书中可以看出来,有些字体是平的。 欧阳询在学习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楷书开始变得更加方正。同时他对楷书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使得楷书更加系统化,他可以称为是把楷书推向成熟的第一人。其结字森严而又险绝,用笔圆润中见秀劲,笔画似方似圆,颇具隶书笔意。欧阳询所做的《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在75岁时候创作的,可谓晚年的经典之作。它是一座石碑,由唐朝宰相魏征撰写内容、欧阳询手书,石碑篆刻者已无法考证。石碑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碑文中的“九成宫”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宫宇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开始名叫“仁寿宫”。“仁寿宫”属于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近1100米,夏无酷暑,气候凉爽,景色宜人,隋文帝曾多次到这里避暑。 唐朝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对此宫殿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从其名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宫宇的壮丽、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醴泉是指甘甜的泉水,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来到“九成宫”避暑,发现了泉水,《九成宫醴泉铭》就是记载这一事情。 碑文记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唐太宗雄才大略、治国有方以及他继任皇帝后的丰功伟绩。因都城,夏日酷暑,炎热难耐,太宗皇帝疲惫不堪。群臣请求建立避暑离宫。然太宗因体恤百姓,为免劳民伤财,因此在前朝避暑宫宇的基础上进行翻修,而未允新建,在修复中一再节省。 这座宫宇里缺少水源,因地势问题,单靠人力是不能解决的,太宗皇帝一直心念此事。唐太宗散步到城西背面处,看土地有些湿润,他用手杖疏通,涌出清澈甘甜的泉水,后开渠引入“九成宫”。碑文中叙述道甘甜的泉水是祥瑞之兆,意在通过瑞兆说明上天肯定唐太宗是圣德的君主。 在悠悠岁月中,一切都是渺小的。九成宫殿宇已在唐代末年毁于洪水之中,而《九成宫醴泉铭碑》得以保存,并记录当年的故事。 赏析《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碑》共24行,每行49字,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欧阳询的楷书从整体布局上看更规整。在他之前的书法家,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9b03bf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