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地震预报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7-12 08:35: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未来地震预报和防灾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四川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通过分析该次地震的突然性和成因以及地震发生后中暴露出的建筑物大量倒塌,较高的震亡率等问题等对我国地震预防和防灾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地震预防 抗震减灾 城市生命线 引言

我国由于东邻环太平洋地震带,南接欧亚地震带,地震情况相当复杂,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同时由于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较低,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重的国家,震后建筑物和城市生命线遭到严重破坏,火,水,气,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时有发生,人民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地震的预防和采取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0085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属于大陆内部地震,是大型板块的断层活动,为浅源地震,由北川断层的逆冲-右旋错动导致的。同时由于聚集能量巨大,在突然释放时能量沿着板块裂缝传递,对各板块产生挤压,地震破裂尺度较大,导致其他省份也产生明显震感,最终造成数万人死亡,建筑物大量倒塌,同时引发包括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汶川大地震也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在断层错动时间,地震张量指数,以及地震的强度、烈度上均超过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没有做出地震预报,但由于我国防灾应急机制启动迅速,以及各省市对受灾地区的迅速有效支援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人员伤亡。 1 地震预报的现状和困难

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震减灾的强烈社会需求。而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 1.1 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美国和日本都是多地震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地震预报技术最先进的两个国家,其中美国于1964年组织了一批有声望的地震科学家拟定了地震预报的研究规划,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孕育理论等地震预报研究,并于8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叫帕克菲尔德的地震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推行地震预报研究的第一个5年计划。1994年已进入第7个地震预报5年计划,其重点是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提高地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并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前苏联则从60年代初开始,在中亚远东地区建立一系列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地震预报的现场研究和基础性的实验论研究。但从总体上看,30多年的科学进展与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如美国地震学会会长、地震预报评估委员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拉伦斯.艾伦在评定地震预报进展情况时所说:地震预报的进展要比初期预料的缓慢得多,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 1.2 困难所在

地震预报由于涉及到大陆地震成因和孕震理论,地震前兆机理,地震前兆探测中的基础性研究问题等因素。考虑到地球的不可入性,以及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显示出的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和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使得当前地震预报工作整体进展不快。当前的地震预报总体水平是很低的。准确的短临预报意见也是非常少的,此目前世界地震学界最主流的学术观点仍然是地震无法预测。


2我国地震预报取得的成果

我国的地震预报的基本原则是由政府直接组织,在广大地震区内,建立地震台站,发展监测系统,开展分析研究,进行预报实践。90年代初,我国大陆已经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统,其中包括400多个测震台站、20个区域遥测台网、1700多项地震前兆观测。此外还有流动重力、地磁和形变观测,测量总线路长度达15万KM。这个系统覆盖面之广,方法手段之多,建设规模之大,都是世界少有的。



国家测震台网台站分布图 首都圈测震台网台站分布图

在取得大量现场震例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国逐步发展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方法,形成了"长、中、短、临"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在实际震例和实验室研究结合的基础上,把地震孕育和相应的预报分为长、中、短、临四个阶段,使预报随地震孕育过程的发展,在空间上由大到小,在时间上由远及近,在危险程度上由粗到细,以逐步逼近的方式,向地震发生的实际时间、地点、强度靠近。

3 关于我国地震预报和防灾措施的几点建议

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地震预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不能单靠地震预报这一个环节,应该遵循我国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防震减灾方针,也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具体可以参考建议如下: 1依靠地震历史数据对地震预报和防灾减灾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地震预报理论,了解地震的孕律。包括对基岩地震动的参数估计、地震动时程曲线和土层动力反应分析、场地破坏效应的工程评价、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震害预测、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等方面。 2在全国范围进一步拓展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强地面运动台网和地震观测台站覆盖范围,建立更完善的国家和省级地震应急相应系统,同时依托GIS技术和GPS系统构筑地方城乡综合防灾系统,实现灾害分布和生态建设的动态规划管理,做好地震快速评估和灾难危险性评价工作。

3在地震预报和防灾各领域研究和采取最新技术以更好的监测板块运动,预测地震,括在测震学科,地震形变监测,地震地球物理场监测,地震地下水体的监测中的应用,以便全方位,多角度的量测,核实地震,更好的预测地震,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4积极做好震灾预防工作。震灾预防主要是指通过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设防,以达到在遭受未来地震灾害时避免工程建筑的破坏和倒塌,从而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抗震设防措施。此外,还应该通过某些非工程措施,如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以及适时的防震减灾演习等来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5进一步建立健全城镇生命线系统。以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单一灾种的分析,其对策也都是围绕着各个灾种分别考虑的,虽然也考虑了在某一灾种发生后的次生灾害影响,但还没有对综合成灾模型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还没有制定城镇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模式和指标体系。城镇的总体规划需要协调各种防灾的专业规划,一方面一种灾情的出现常常表现为多种


灾因的复杂叠加,而另一方面平常的灾害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在城镇系统酿成大灾

6)注重对工程结构隔振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在工程地震研究中的实践,大力提倡基础隔振技术的应用。由于设置基础隔振会增大结构的周期和阻尼比,使得地震对结构的影响主要由隔振层承担,从而有效避免建筑物的破坏,因此基础隔震技术是目前世界地震工程界推广应用较多的成熟的高新技术之一,它使建筑在地震中不倒塌真正成为可能,也是当前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 结束语

汶川大地震的结果是悲惨的,但同时也给世界地震预报和防灾的学者们提供了最宝贵的科研资料,我国的防灾救急机制在震后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同时也发现我国在地震预报,建筑物设计防灾,次生灾害的预防等方面的工作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虽然早在1996联合国便提出一个城市是否具备防范灾害的能力应该作为衡量其质量、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对于远离城市的城镇乡村防灾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建立在深入研究地震预报理论的同时,我国应该把建立城乡一体化防灾预防应急机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以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为鉴,当大震再次发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丰定国, 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GB50011-2001。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9 [2]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211

[3]苏幼坡。城市灾害避难与避难疏散场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月。 [4]北村春幸(著)裴星洙,廖红建(译)。基于性能设计的建筑振动解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月。

[5]朱庆杰,苏幼坡。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防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4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aab8b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