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机器人高度拟人化的时代,人并非理性的工具,而是情感、道德与文化的载体。 在机器还没有高度拟人化的时代,人类充当着理性的工具,我们制定规则、制定流程,我们口耳相传亦或阅读教材,教条亦或科学规律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在工具理性普遍盛行的现代,我们如同大机器上的小零件,人日益失去了主观能动性,沦为“社畜”。相反,机器却往拟人化的方向发展,学写诗、学作曲。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人的价值?人应该成为抒情的主体,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从前如此,未来更应如此。人应该用自己的生活践行道德,传承与创造文化,让工具成为工具,让人成为人。 。 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为机器设定边界,创作性活动、安保性活动不能由机器来承担。许多机器人毁灭人类的科幻电影,都始于机器人有了武装力量。有人妄图让机器代替人类去作战,去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后果的严重性,我们能否承担?我们能否保证机器始终不失控?正如同克隆人是违背伦理的,机器人的智能化也有不能涉足的领域。为了避免眼前的危险而承受更大的风险,显然是不理智的。 3.比机器越来越像人更可怕的是,人越来越像机器。 我们普遍认为,机器是冰冷的,人体是有温度的,机器的判断依赖程序,人的判断各有不同。我们曾经假设,机器人拥有感情,而人失去灵魂。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工智能的服务比服务员更人性化,有些人的创造力可能还不如一个会写诗的程序。当站在人类智力金字塔的那群人不断创造出“机”智过人的机器人,普通人应该怎么做?当我们不断重复着机械的劳作,当我们越来越依赖大数据为我们筛选做判断,我们一边偷着懒,一边担忧着自己明天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抢走。这是矛盾的。单纯的焦虑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为自身赋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做到真正像人一样地思考,像人一样地创造。 (1)天才棋手柯洁在对战人工智能时因不能接受自己的狼狈落败而当场落泪。时隔一年后,他正视败绩道:“人类的新智慧以某种形式战胜了古老智慧,这其实是人类的又一次自我超越。”突破了人类生物极限的种种高科技,又何尝不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与其对人类的落败斤斤计较,不如保有柯洁的豁达心态和学习态度。 (2)时代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不慕古,不留今”,既不因循守旧,也不满足于当下,而要做到“与时变,与俗化”,紧跟时代的步伐,顺时势而为。从“和谐号”动车到国产大飞机,从神舟天宫对接到“蛟龙号”探海,从超级计算机到人工智能,我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哪一项不是因为无数兢兢业业的人坚持开拓创新呢? (3)一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他们喜欢进步,但是却害怕变化。人类本质上是矛盾的。”因为对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人们总会潜意识地避开改变,总认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努力好过于从头开始,但这不过是一种原地踏步的自我安慰。 (4)人工智能如今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为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随着“阿法狗战胜人类”、“新型智能机器人说出毁灭人类”等新闻的出现,人工智能也开始引起人们的争论。诚然,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前夜,我们要乐观以待,也要秉烛忧思。 换脸AI技术一经推行即风靡市场,虽如“昙花一现”未能长久,但也可从中窥见人类强烈的需求。但倘若人们一任技术、欲望的放纵,终将反受其害。 对科学家来说,不可逾越的原则,是为人类的文明而工作。而作为服务于人的AI技术,产生于人类需求,亦不可绕过道德和法律约束。若想使社会文明获得长足的发展,便要给技术发展划下明确的底线,并予以严格的监督、制约,避免其误入歧途,危及人类自身。 (1)属于科技的时代,一切都被精简为模型、规范为程序、量化为数据,似乎一切阻碍效率的操作,都要被迅速除去。整个世界,俨然变成了一个被精密操控的巨型机器。但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并不是机器中没有灵魂的螺丝钉,在我们驾驭着科技之船乘风破浪的同时,依然需要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滋养。 各类手工制品返璞归真,成为新时尚的宠儿;汉服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一种时代潮流;冥想开始变成都市人的新生活方式,酝酿着下一个风口……当社会对速度追求愈来愈趋向于极致,这些与效率公式背离的、以“慢”为本的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逐渐成为人们自我解放、自我治疗的选择。 正如曲道奎所言:“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科技与传统,并不冲突,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它们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描绘了美好未来的底色。 (2)科技的发展,需要筑起一道名为“底线”的堤坝。科技就像一条汹涌奔流的长河,它以迅猛的势头朝前奔去,浩浩汤汤,排山倒海。为了不让科技之流恣意泛滥,淹没生民,我们亟需筑起一道堤坝,让科技的水流沿着合理的轨道奔涌。我国的科技发展日益迅猛,为了守住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规范科技的发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0年7月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表明国家进行科技伦理建设的坚定决心,为汹涌的科技之河筑成了一道有力、坚固的堤坝。有了堤坝,科技的长河才能持续地、健康地向前奔涌,滋润两岸的沃土,浇灌出美丽的花朵。有了底线,科技的发展才不会反噬人类,毁灭世界。 (3)创新,社会赖之以进步,国家赖之以盛,民族赖之以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八大以来,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精神最亮丽的底色。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树立,核心位置的确认,“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理念,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和动力。正是在创新理念和创新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祖国的科技成就进展飞速、令人瞩目。嫦娥四号奔月探索,蛟龙号深潜海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社会保驾护航,青蒿素创造生命的奇迹……倘无创新精神和政策,何来今日科技之辉煌,何来今日国家之强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b110d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