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战城南》 《战城南》原文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战城南》简介这是一首叙事诗,却带有浓厚的抒情性,事与情交织成一片。 三段的末尾各以两句感叹语作结,每一段是叙事的一个自然段落,也是感情旋律的一个自然起伏。 事和情配合得如此和谐,使全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有一唱三叹”之妙。 《战城南》是汉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为汉《饶歌》十八曲之一。 汉古辞主要是写战争的残酷,相当于李白这首诗的第三段。 李白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内容上发展出一、二两段,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又以全诗结语表明自己的主张。 艺术上则揉合唐诗发展的成就,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 如古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和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此诗锤炼为两组整齐的对称句,显得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的独特风格。 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2c994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