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2别云间

时间:2022-12-15 07:11: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下)2别云间

【导入门】



【目标牌】

【文本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诗意篇

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 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一、自学径 【标段落】【圈词语】【解诗题】【辨诗体】

诗的标题“别云间”的“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他是抗清将领,清廷的要犯,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这首诗为什么不题作“别松江”,而题作“别云间”呢?

原来,“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上龙”,于是后人就把松江称为云间。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知诗人】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抗清将领。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年仅17岁。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查背景】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跟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其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次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记音形】

【释词义】

【译诗意】

别云间 夏完淳

(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漂泊不定。南冠(guàn《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译文:三年来(我为抗清复明的事业)四处奔波,现在又成为阶下囚。 (二)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译文:无限(美好的)山河,似乎也在落泪,(而今我被俘)谁说天地宽阔无边。 (三)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泉路:黄泉路,指死亡之路。 译文:(我)已经知道死期不远,(然而)想到永别故乡(确实)犯难。 (四)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毅魄,英魂,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灵旗,灵幡,旧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语义双关,也暗指战旗。 译文:(我死后)灵魂回到故乡的那一天,(一定还会)看到高举的抗清义旗。 【划节奏】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初读文】 二、感知石 【划结构】【概内容】

诗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是如何抓住这个字进行抒情述怀的?

1.首联写再别。 2.颔联写别情。 3.颈联写死别。 4.尾联写别后。

情意篇

解读文本探主题(写什么)(知识性)

二读:品读全文,拓展思维(读出意蕴)

二写:评写人事情理,整写课堂笔记(合作交流)



三、解读园 【导方向】【析诗文】 [解析]

(一)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1.再别。回忆了抗清过程中充满艰苦的历程(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2.运用典故,抒发了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 3.“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无奈。 (二)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1. 别情。(前后“别”时境况不同,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这次别后不能再起兵抗清,面对破碎的河山流不尽自己的伤心之泪) 2. 抒发了诗人的英雄末路之悲。 (三)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1. 死别。(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队伍,别还容易;此次却难了,难在: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孤守在家,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2. 诗人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家乡和亲人,表现出了他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 [提升]

(四)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 别后。诗人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

2. 这两句运用典故和想象,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诗人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5a3e73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