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 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羽化而登仙。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 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 一以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 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 选段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分) 2. 选段②里作者阐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3. 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省略号处不译)( 6 分) 5 分)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安在哉?*** *** 答案解析 4. 作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水波不兴”浩 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 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其心胸开阔舒 畅,无拘无束,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 泛舟而游之乐, 溢于言表。 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 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划线处各 1 分,若答“自由 自在”“超然独立”“洒脱自在”等亦可给分。) 5. 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都既有变的一面,又 有不变的一面。( 1 分)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 都不能静止;( 1 分)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能永久存在。 (1 分)人用不着羡慕无尽的江水,不必哀叹人生短促,( 1 分)应 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的一切,( 1 分)保持平静超然的心 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1 分) 6. 正当他攻破荆州,打下江陵,顺流向东进发时,⋯⋯本来就 是一代英雄啊,但他现在在哪里呢?(“方”,“下”,“东”,判 断句,宾语前置句,各 1 分)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6cb5b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