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段落概括 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译文对照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全文可分4个部分,如下: 1、第1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 2、第2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 3、第3段:太守为景色醉; 4、第4段: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段落解读: 第一自然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引出人和事。“山水之乐”是全文主线。 “环滁皆山也”总领全文,点明滁州地理位置。“其西南诸峰……琅琊也”由全景到局部,引出琅琊山。“山行六七里……酿泉也”点出酿泉。移步换景,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写酿泉,“泻”字形象写出山泉自上而下倾斜飞流的美态。“峰回路转……醉翁亭也”引出主要的写作对象——醉翁亭。点明了醉翁亭的位置和建筑结构的精妙。“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两个设问连用,道出醉翁亭的来历和名称由来,“太守”是谁,设置了悬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说明“醉”是表象,而“乐”是核心。 第二自然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先写朝暮之景,以日、云之变化着笔。“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则是次写四时之景。作者抓住特点,简单概括出山间四季独具特色的景物。“朝而往……而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d4895a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