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课堂总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聂挺 在这一学期选择了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课堂,真心学习到很多东西。一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多接触一些法律案列对于自己的法学实务学习有帮助,于是选了这门课。可是到了课堂才发现这是一门给大学生培养一定法制观念的课程,课堂上的知识和案例对于已经大三的我来说有些浅显。但这些并不能够妨碍我我从其他方面学习到一些知识。 课堂内容主要有三个环节:案例导入、老师讲解、请你发言。案例导入是在学期伊始通过抽签方式决定的,有诸如幸普森杀妻案、刘涌案等比较知名的案件。在这一环节由分好的小组就自己的案例提前搜集材料整理制成PPT,有一个人在课堂上讲演。我们小组负责的是辛普森杀妻案,这个案例对于法学专业大三的我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案例上学习不到什么,但是组织协调全组人员搜集资料、汇总、整理精简、上台讲演,这一些过程对于我个人的组织、演讲能力都是一个很好地锻炼。老师讲解这一环节是由老师就相关案例做详细的法理阐述,虽然详细但是绝对不深奥,每个专业的同学都能理解。在老师讲解时,主讲老师会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来,这时候就需要在座的同学发挥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法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社会学知识来解答一些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听与思的结合才能发挥课堂的教育的最大功效。 为了培养同学们对法律的兴趣,加深大家对法律的认知,也为了更好地上好《以案说法》这门课,老师在这个学期给我们安排了两部法律电影——《秋菊打官司》和《十二奴汉》。 《秋菊打官司》中,善良质朴的农家妇女秋菊因为村长打伤了自己的丈夫并且不愿意道歉,就去乡里,县里,市里上访,在这些方法都无效之后,秋菊又选择了去法院打官司。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要讨要一个说法。然而,到最后两家和好之后,秋菊却得知村长被拘留了。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上个世纪90年代的作品,编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这一部简单充满的乡土气息的作品在展现那个时代农村百姓内心的淳朴与简单的同时也反思了那个时代中国基层的法制状况,可以说是但是基层的法制写真。 《十二奴汉》这部电影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英美法系的陪审员制度的展现的淋漓尽致。在电影中,围绕着少年的罪名是否成立,刚开始的时候,十二位陪审员中只有一位认为是无罪。本以为这唯一的一位会被大多数人说服,或者至少迫于多人的压力选择放弃。然而,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不但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还一个个的说服其他人。影片之中,十二位陪 - 1 - 审员多次展开激烈的交锋,直到最后就是否有罪达成了一致意见。可以说影片表面上在表现英美法系的国家的陪审员制度,实则是在观众表现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判刑的慎重。 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能够更好的学习怎么样写好一篇论文,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意外的收获。虽然之前也有过一些尝试,不过,总是很不规范。经过这次论文写作,我认为自己学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关于论文的内容。要写好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当然选择题目要结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际;然后要去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资料,因为只有充分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才能呢感谢出一篇好的论文。 第二、关于论文的格式。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内容好,还要符合格式。这个格式在不同的场合可能要求不同,因此,我们要认真把握。 第三、关于态度。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培养端正的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要充分重视,切不可得过且过。在写论文的时候更是如此,无论是最初的选题,还是最后的修改,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很认真,态度都要端正。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ef5236f3b3567ec102d8a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