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星星》课堂设计 【学习目标】 1、 诵读涵泳,揣摩语言 2、 观察细节,体味真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任何人无法释怀的美好情感,相信大家至今难以忘怀朱自清《背影》中无言的父爱,也一定不会忘记《合欢树》中帮助史铁生重拾生活勇气的伟大母亲。在史铁生的生命中,还有一位亲人,伴他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给他的生活播下了第一颗希望的种子,她就是史铁生的奶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他和奶奶的情感世界,一起学习《奶奶的星星》。(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我和奶奶的哪些生活琐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奶奶? (屏幕显示) 学生自由阅读后概述,学生间相互评价、补充、完善。然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总结 (只出示问题,不出示答案) 参考答案: ①我回忆奶奶哄我睡觉的情景 ②我给奶奶踩背,谈到了奶奶的死 ③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离开了人世 ④我在奶奶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中悟出了哲理 答题规范格式:情感概括关键词+结合文本阐释 (过渡:普通与平凡的另一面是伟大,正是这些平凡普通的小事,这些最常见最不起眼的生活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亲切与伟大,奶奶对孙儿的爱出于一种纯粹的天性和直觉,而正是这种自然的爱,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力量)。 四、细节赏析: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板书:细节 准确 生动 细致),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常见的细节描写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比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已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细节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这些在同学们学过的《祝福》、《背影》《荷花淀》等文章都有很好的体现。 课文中哪些细节能引起你的共鸣? 1、奶奶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提示:句子理解,离不开相应的语境,所以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推断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教师点拨,展示答案 这是一道鉴赏题,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是:辨明手法+含义理解+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句子抓住了奶奶的个性化语言、神态,通过细节写出了奶奶慈爱、善良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不愿失去孙儿的落寞与忧伤,语言动作生动传神 请同学们根据这种方法,独立完成其他句子的鉴赏 (从同学们的分析可见,作者对奶奶的深情就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表现出来。) 五、深入理解 1 1、任何情感、思想的传递都需要一个载体。如同史铁生其他的文章一样,这篇小说也多次谈到了“死亡”。结合文本以及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谈一谈“我”和奶奶对“死”的认识有何不同? (小组讨论后回答) 提示:我——首先不理解死亡的含义,只是“笑个没完”。而奶奶——将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笑笑”,仿佛“满足了的样子”。 踩背时——奶奶出门时——讲故事时,逐一分析。 奶奶对“死”的认识中透露的内心敞亮,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而以后史铁生伟大的母亲对自己残废儿子的这一句“好好儿活”,把这颗种子催熟发芽,儿子用几十年生命历程对这句话做了诠释。在无数次的渴望死亡之后,卓别林的一句话,像雷电一样击中了史铁生。“死,着什么急啊!”对任何一个个体而言,死亡终究会到来的,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2、标题是一篇课文中最醒目、最传神之点。常常被称为“文眼”、“题眼”。作者以《奶奶的星星》为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原文回答。 答题规范格式:从标题表层意思及语境义、引申义或比喻义两方面回答。 参考:标题用的是比喻手法,将奶奶比喻为星星。“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奶奶就像是一颗星星散发出光亮,用她的慈爱或是人生经验或是对作者的希望,给了作者在人生路上前行的动力和方向,也使文章表达更富有诗意。 3、这篇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最后一句。最后一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每一个活过的人都会给后人做出许多贡献,表达出对那些无私奉献的人的赞美。 六.展示提高 亲情种种,皆化为伟大,伟大种种,皆聚焦为细节。请写一个小语段用细节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小组展示交流) 七、课堂小结 任何巧妙的艺术手法都建立在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作者灌注在字里行间的真情令我们感动亲情无价,真情永恒,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领悟。 八、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史铁生《我遥远的清平湾》,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书札记。 评价史铁生:(学生齐读) 2002年度华语传媒大奖为史铁生写的颁奖词 :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f745f42b307e87101f6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