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名不选多音字。小女孩董茜(音“倩”)一入学就闷闷不乐。第一次点名,老师叫她董“西”,从此小同伴们给她起了外号,不再叫她准确的名字。这都是多音字惹的祸。 专家指出,多音字让人读起来无所适从,在取名时最好以免。 二、名中勿用生僻字。近代学者章炳麟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四个“工”字排成方块,即古“展”字。由于用字太偏,难倒了不少人,包括女儿的老师,弄得很难堪。今日的人由于名中生僻字电脑没法录入,在户口登记、办理证照、银行存款、邮局汇款、购买保险、民航购票以及办理其它业务时,碰到麻烦的例子比比皆是。专家说,人名看似个人的事,却有很强的社会性。名中滥 用生僻字、不标准字,不光会造成许多不须要的麻烦,而且会影响交际。 三、起个双名不易重。幼儿园里1个班就有3个“王伟”,以至于老师和小朋友不得不用大、小、胖、瘦加以区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中就有一男一女两个“杨柳”。“张颖”是个不错的名字,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仅北京市就有4000多个“张颖”。重名会带来一些麻烦甚至危害,而双名可使重名率大大降低。依据国家语委1989年对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的抽样调查,单名重名率为67.7%,双名重名率为32.4%。所以,专家建议最好不要起单 名。 四、尽量回避常用名。假如一个人叫“京生”,他很可能出生在北京;假如叫“沪生”,他大约生在上海。依据国家语委对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进行的抽样调查,57万人中,叫“建国”的有630个,叫“建军”的有610个。而叫“桂兰”的人有1084个,叫“桂英”的更多达1336个。专家建议,取名的牵式不要太类似,使用率极高的人名用字也应尽量回避。现在一些地方父母给新生儿申报户口时可以先通过电脑查询有无重名,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五、名字不要同声调。“张湘江”,“冯晴岚”,“苑蕴玉”,这些三字声调全同的名字,读起来是不是以为有些平淡呢?“沈含章”、“孙汉清”是否读起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专家研究发现,三字声调全同的名字仅占所抽取样本的5.2%,这表明大家在起名时,故意偶然中服从了声调变化的规律。专家还建议,名字的尾音最好是平声,由于上声字响亮水平相对差一些。 六、声韵选择要讲究。几个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假如放在一起,读起来就有些费力;假如韵母也相同,就愈加拗口。“南尼兰”,“李尼丽”,“孙存春”,“柯克和”,读起来像不像绕口令?专家提示,取名时最好不要全部选用n和l,z、c、s与zh、ch、sh这些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要想名字响亮动听,选字的韵母很关键。专家说,名字带有含鼻音的韵母读起来响亮,“昂”、“良”、“光”、“鹏”、“东”之类含后鼻音韵母的字尤其响亮;在非鼻音韵母字中,韵腹即主要元音开口度大的,如“达”、“帅”、“瑶”、“宝”,响亮水平较高。 七、字型构造有变化。名字不光常读,而且常写。专家建议,名字选用的字构造不要太单 一。像“国园园”、“林杨桦”、“吕昌晏”这些名字写起来略显单调,缺乏变化的美感,还可能影响人 们对签名的辨认。 八、以免谐音意不美。取名时假如谐音运用得巧妙,会使人感到含蓄,不落俗套。但是,取名者有时只留意了所选用的字本身的意义,却忽略了与名字谐音的词或词组可能是贬义的。专家指出,像“范婉”(饭碗)、“侯岩”(喉炎)、“胡丽晶”(狐狸精)之类谐音不美以及“温泉”、“沈阳”之类简单在文中造成歧义的名字,取名时应当以免。 九、名字男女要有别。一位男士出差开会时常常被当成女宾安排接待,令他这么难堪的是他有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王兰英。专家说,名字的性别差别随着文化的历史积淀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家长取名时不能不思考性别因素,不然在使用时可能会碰到麻烦。专家还指出,名字的审美标准中,性别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试想,假如小伙子第一次与姑娘约会,只 闻姑娘芳名,他更乐意选择“张万有”、“刘胜利”,仍然“谢静淑”、“陈婉莹”? 十、国人姓名勿崇洋。“田中慧子”,这是位日本朋友吗?不,她是个姓田的中国小姑娘。专家说,现在为给孩子起个独特的名字,越来越多的父母想出四字名,这不失为一种尝试。但是,“田中慧子”、“李约翰”、“张彼得”这种简单让人误解的名字仍然应当慎用,中国人的名字最好具有中国特色,表现中国文化。 方法 4: 怡佳(有美丽大方,逍遥高兴之意。) 梦琪(寓意: 平安吉祥,拥有美好的将来。) 梦婷(取自`雨婷思梦`寓意: 雨中的婷,在向往着美好的将来。) 雅楠(有幽雅大方,意志刚强之意。) 艾琳(寓意: 像美玉一样气质高贵,美丽大方。)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平常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雨嘉(平静又乖巧的女孩) 紫涵(寓意: 拥有聪明的智慧与博大的胸襟。) 莉娜(有婀娜多姿,性格温柔之意。) 瑾萱(寓意: 拥有萱草的芳香,玉一样的高贵与典雅。) 瑞欣(寓意: 吉祥如意,高兴安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5d6b21dd36a32d737581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