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我的父亲) ——2014年父亲节献礼 将近不惑之年,当我静下来的时候,总爱想想身边的人和事,感到最为愧对的人便是自己年迈的老父亲。 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个子不高,体态较瘦,头发花白,像钉耙一样的手青筋突出、布满老茧,敦厚朴实,话语不多。父亲今年八十周岁,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是行走还非常利索,没有一点蹒跚的样子,充满自信和力量,只有满脸饱经风霜的皱纹好像在诉说着他一生的坎坷经历。 父亲一生经历曲折,生活清贫。八岁那年,由于过蝗虫闹灾荒,家里没有吃的,曾经背井离乡举家向东南迁徙,沿途靠乞讨过日子,最后落脚在唐河县湖阳镇。第二年,九岁的父亲便开始为地主家扛长工——放羊、割草以维持生计,晚上还要住在羊圈内看护。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隆冬深夜,刚刚十岁的父亲由于白天太劳累睡得沉,一条老狼潜入羊圈把羊群赶了出去,等父亲醒来的时候发现羊群不见了,赶忙报告给地主,而且独自一人跑到村子外面四处寻找,直到凌晨3点多钟才在离村子二里多远的河湾内找到羊群,好在狼只叼走一只羊,损失并不大。作为一个只有十岁的少年,父亲能够克服内心对黑暗和野狼的恐惧而表现出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感觉那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时,父亲全家在外逃荒一呆就是八年。我的爷爷在1950年因病早逝客乡,大伯和小叔自小就体弱多病,在弟兄三个中排行中间的父亲很早便成为家里的顶梁柱。1951年归乡后先后经历生产队集体制、文化大革命、家庭联 1 产承包责任制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变革时期,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勇挑重担,用他那瘦小的身躯和并不宽阔的双肩为整个家庭付出了毕生心血。尽管家里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但是在父亲的精心打理下总能让全家人衣食无忧,家庭气氛也其乐融融,尤其是培养出我这样一位大学生,父亲为此经常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父亲在左邻右舍中的口碑特别好,都认为父亲性格温和、心地善良、仁慈宽厚、勤劳肯干、乐于助人,心胸开阔,从不与他人争长论短。 父亲的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久烙印。1994年夏天我从县高中领取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家,亲戚朋友齐来祝贺……高兴之余,全家为我报到时需缴的1000元学费发愁,是父亲想尽千方百计,东挪西借才给我凑够了学费。大学四年,是父亲通过养母猪卖猪仔和收售废品赚钱来供我读书。特别是在收废品时,父亲骑着一辆人力自行车,后车座上挂两个大竹篓,车把上挂着杆称,走村串巷,常常一天奔波五六十公里,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就随身携带两个馒头,再随处讨一碗开水就着充饥。下午满载的竹篓内废品有百十公斤重,像一座小山一样,父亲只能躬身骑行,艰难地带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换回了一沓浸润着汗水的钞票。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严霜染白了父亲头上的根根黑发,寒风隆起了父亲脸上道道皱纹,酷暑挥洒了父亲身上多少热汗,负重远行佝偻了父亲的腰躯,但是父亲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克服万难也一定要把我供到大学毕业,这就是父亲不知疲惫而上下奔波的动力源泉。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父亲从此落下了低血压和脑供血不足的病根。1998年 2 我大学毕业时父亲已经六十五岁,就是在我上班后,父亲还坚持在农闲时收售废品。当时我时常劝父亲,不让他再如此奔波劳累,我能养活他,可是父亲总是说我刚上班,工资低,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不能完全靠在我身上。就这样,父亲收售废品一直持续到2002年,那一年他已经六十八岁了。 默默无闻和胸怀宽广是父亲的又一重要特征。2003年7月21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患多年高血压的母亲因为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医院,当我得到消息赶过去时母亲已经昏迷不醒,医生还在紧急抢救,蹲在急救室的墙角、两腿沾满泥巴的父亲看见我竟然孩子似的抽泣起来,以前我还从未看见过父亲流泪。母亲整整昏迷了32天,在这月余时间里,愁眉不展的父亲一直守护在母亲身边,不肯离开病床半步,坚持亲自照料母亲,害怕我们孩子们料理得不到位。可能是父亲的执著感动了上苍,后来母亲终于醒了过来,父亲才露出会心的微笑。母亲的生命虽然挽救了回来,可是从此她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从母亲偏瘫至今已经十一年了,在这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患有心脏病的父亲为母亲治病四处奔走,寻医问药,不辞劳苦,端屎送尿,每天不厌其烦地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和冷暖病痛,晚上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特别是冬天夜里,父亲为方便照顾母亲一直是和衣而睡。父亲对母亲和家庭的爱是那么宽广深厚,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其实,早已迈入古稀之年的父亲,也到了需要儿女们照顾的年纪,可是残酷的现实把年迈的父亲无情地推到生活的风口浪尖上。因此,我对父亲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父亲就是那个双手能推动火车、肩膀能挑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62197a0b4c2e3f572763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