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以言语诙谐、机智著称。这一等一的嘴皮子功夫是如何练成的?主要是说得多,写得多。换句话说,这家伙是个话痨,白乎蛋。有一次,这家伙思如泉涌,一篇奏章写了3000多根竹简,只好让两个壮汉抬进宫去。这些竹简逐根摸过,估计都得手指头发麻,通篇看下来,不累死也得烦死,不气死也保不准会被压死。这也许是竹简两端延伸的作用。 竹木简书籍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记录,也因此流传下来。但是这种竹木书籍还是过于笨重,人们不得不用“学富五车”、“汗牛充栋”来称誉学识渊博的人。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用简牍写的奏折重达一百多斤。 人们呼唤轻便的载体,以改变文字载体的这种笨重状况。人们尝试着在“缣帛”上书写,所谓“帛书”,在这种材料上书写,无论是书写速度、笔划的流畅程度,以及携带和收藏的方便性等方面都比以往的各种文字载体有了巨大的飞跃。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天雨误期,知道必死,决定造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这就是所谓,“鱼肚露帛书,夜半闻狐鸣”的计策,藏在鱼肚子里的,就是帛书。 古人还常用绢写信,通常长一尺,称为尺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说的就是远方客人捎带书信的故事。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称信使为“鱼雁”。但是在当时丝绢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量少价高,这一致命弱点使它难于推广使用。寻常百姓穿的衣服都是“布衣”,帛书就更是贵族们的专属了。所以直到纸张出现之前,帛书一直没能取代竹简。 据考证,早在西汉,我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只是质地比较粗糙,使用范围也不甚普遍。到了东汉年间,出了个牛人,叫做蔡伦。美国人迈克尔〃H〃哈特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书中,把他列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七,这可是了不得的排名,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成色十足。 蔡伦是个宦官,可是身残志坚(这种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司马迁,郑和均属此类),能力超强,为人十分乖巧,颇能揣摩上意。他曾担任尚方令一职,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手下能工巧匠如云。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做什么都胜人一筹,可见他就是干这行的“料”。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他带领手下那批技艺精湛的弟兄们,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并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汉和帝的赞赏,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蔡伦也名利双收,被封为“龙亭侯”,从此进入贵族行列。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侯纸”的出现,是世界书写材料上最伟大的革命。在中国,它标志着纸张取代竹帛的关键性的转折。蔡伦死后80多年,东莱人左伯改进了造纸术,生产出的纸厚薄均匀,色彩鲜明,被人称为“左伯纸”。 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部《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成语“洛阳纸贵”就源于此处。到东晋末年,纸最终取代了竹帛,成为最普遍的书写材料,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代书画与佛教盛行,使纸的需求剧增。文人骚客对纸质的要求自然也很高。《方舆胜览》记载:“元和初,蜀妓薛涛洪度以纸业,制十色小笺,名薛涛笺,亦名蜀笺。” 据说薛涛笺纸质细腻、融墨如意,有深红、鹅黄、浅青、铜绿等十种颜色,可谓雅趣横生。唐代还发生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公元751年(唐天宝十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汉、藩兵三万,在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怛逻斯城与黑衣大食(阿拉伯)的军队进行了一场争夺中亚地区控制权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是唐军大败,失去了对中亚地区的控制,同时许多唐军被俘。先进的中原文化正是通过这些被俘的唐军(工匠出身)“渗透”进了中亚和西亚,他们在阿拉伯传播绘画技术和纺织技术,还造出了在中原地区极为普遍,但却使西方人感到震惊的东西——纸。8世纪末,欧洲人才从阿拉伯人手中得到第一张纸。 北宋时期,我国南方盛产竹纸,王安石、苏东坡等对其钟爱有加,认为竹纸上写的字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各地均就地取材,各显神通。宋代苏易简的著作《文房四谱〃纸谱》记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真是百花齐放。 到了明代,我国用竹子造纸的技术已臻完善,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与操作过程的插图,是我国系统记述造纸工艺的最早著作。 和纸有关的典故,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连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这个典故引申出的成语叫做“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看竹简,比他早的赵括更是不知道纸为何物了。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简帛之上,说竹上谈兵,木上谈兵,帛上谈兵可能更准确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67ddeb4693daef5ef73d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