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唐诗宋词,诗律之工,音韵之秀,炼句之缜密,意境之深构,实为中华诗词之登峰造极!格律诗以独特的韵律美、意境美、对称美、简洁美,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并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和发扬。目前格律诗词爱好者超过八九千万人,但是如何创作好的格律诗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格律诗,不仅要求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章法,进而对中国古人高雅的审美旨趣有一通盘之了解,而最终能够传承中国古代文人高贵的人文精神。 凡无论是学写文章还是学作诗,须有适合自己的途径。入门一步走差,以后弊病无穷。唐诗侧重的是表现——同时表现自然与表现内心,而宋诗却侧重达意,倡导的是明白如话地表达。从唐诗入手学诗,对于把握古典诗词的韵致更加容易,而一旦你不满足于表现自然,而要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哀矜,那么宋诗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唐诗入手进入宋诗比较容易,但如入手即为宋诗,则很难上窥唐人高境。 学诗途径,今人却往往忽略。红楼梦里黛玉就讲学诗先当学五律,再则学七律,次则学七绝,是学诗的不二法门。古代塾师授诗,大多也是如此。 诗是诗人内心激情的外在体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七言绝句短小精萃,韵味深长。它往往通过简洁的画面、一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的心绪变化和悠远情怀。因为七绝只有28个字,作七绝对作者的章法布局与创作技巧要求很高,故七绝有易学难精之说,因此咱们学诗,正确的门径应该先由王维五律入手,次则求杜甫之七律,而七绝作法,不可动不动就学李白,因为李白是天才,他的诗是天籁,一般人学不了的。建议大家学一位清人:王渔洋。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司空图和严羽。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 王渔洋绝非天才,但他的七绝富丽精工而有神韵,即是从学问中来。多学渔洋七绝,诗作自然工稳,除了学习格律诗基本知识外,先简单学习五律、七律写作方法,然后再学习渔洋12法就能逐渐进入得心应手的诗词创作境界,写出好的诗词作品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d06d80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