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经济学原理》 作者:赵宁 生产者与消费者关于税收形成的博弈 税收是政府要求买者或卖着每买进或卖出一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国家为什么要征税呢? 举个例子,有人向政府建议将一处荒地改造成公共广场,供附近的居民娱乐,健身,政府认为这是一个提升居民福利的好建议,于是经过商议,就批了这一福利项目,建设改造需要花钱,这钱从何而来呢? 税收,通过对买着买进一个物品或商家卖出一个物品进行征税。 我们先来考虑政府对买着征税的情况,假设消费者在麦当劳每次买入12元一个牛肉汉堡时,政府会对消费者征收1.5元的消费税,征收消费税的影响,使得顾客的数量减少,这一点可以通过供需关系图反应出来。 从图中,我们看到,对消费者征税,需求曲线M1向下移动,在没有征税前,均衡为D1点,需求为800个,征税后,均衡移动到D2点,需求数量减少到600个。 汉堡的生产者麦当劳,为了继续使买者买800个汉堡,不得不降低价格,从12元降到10.5元,因为只有这样做,顾客才能用原来等量的钱买到800个汉堡,麦当劳是否会这样做呢? 他一定不会这样做。因为征税后,需求曲线发生了移动,在新的需求曲线下,产生了新的均衡,卖者定价为11.5元,供应600个汉堡刚好满足需求,对买着征税,意味着消费者需要花费13元才能吃到一个汉堡。 卖着的收入是11.5元,买着的花费是13元,相比税收前,一个汉堡卖12元,买者承担了1元的税收,卖者承担了0.5元的税收。 图中HS为税收,税收为1.5元,HP为消费者承担的部分,PS为卖着承担的部分。政府在麦当劳的税收收入等于1.5元乘以买着的购买数量,麦当劳卖出600个汉堡的税收为900元,麦当劳的总收益为11.5元乘以买着购买的数量600个,计算结果为6900元。 政府对卖着征税,也就是说,麦当劳每卖出一个汉堡需要征收1.5元的税收。对卖着征税,意味着增加生产者的成本,成本的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看到供给曲线从N1移动的N2,均衡点从D点移到了H点,新的均衡点对应的价格13元,麦当劳生产600个汉堡刚好卖完,卖者将价格定为13元,但麦当劳每卖出一个汉堡需要缴纳1.5元的税收,实际进入口袋的只有11.5元,相比税前的均衡定价12元,卖者承担了0.5元的税收,而买者承担了1元的税收。 我们发现,无论对买着征税,还是对卖者征税,最终买者和卖者所承担的税收是一样的。政府在征收税收时,常常对生产者征税,生产者通常把税收作为一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虽然社会福利提高了,不单单来自于生产者的贡献,消费者也有贡献,只不过被生产者无形的转移了,消费者不会轻易发现这一点。 从上面的内容可知,对生产者征税,买着分担的税收要多一些,但并不完全都是这样,有时候,生产者会分担大部分的税收,什么时间生产者会分担大部分税收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入弹性的概念,弹性是经济学方面的术语,需求曲线有需求弹性,供给曲线有供给弹性,是衡量一种变量对另一种变量反应程度的指标。 当需求相对于供给更富有弹性时,卖着会承担大部分税收,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曲线在价格变化下,消费者变得更敏感,价格每提升一点,消费者就会有很多离场,这时候,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最佳销量,往往会分担大量的税收,反之亦然,当供给相对于需求更富有弹性时,消费者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十分敏感,这时候,买者会分担大量的税收,就如同上面麦当劳的汉堡案例。 对于某种商品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生产者为了获取最大收益,会分担大部分税负,对于某种商品价格不是十分敏感的消费者,生产者为了获取最大收益,会少分担一些税负。 如果反其道而行,让消费者承担全部的税负,消费者会大部分离场,最终导致消费市场乏力,如果让生产者承担全部税负,生产者会因此产生成本压力,最终不堪重负,离开市场。 对于博弈双方而言,他们都是理性的,生产者的做法往往是把税收的一部分让消费者承担,最终让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都充满活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0ea29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