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回忆的散文

时间:2023-01-22 15:30: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过年的回忆的散文

小时候对过年的印象特别深刻,最盼望的也是过年了。我小时候所处的年代,物资严重匮乏,一切都是国家统一配给,但基本上还是可以保证温饱,只是比较艰苦。所以春节是每家每户的大事情,主要内容就是吃,过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摆酒席请客吃饭,也同时都要去走亲访友,大吃一顿后才回家。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过年磨豆腐。40多年前,老家小山村还没有通上电,没有电磨子,只能用石磨子。到了腊八前后,细心的主妇们便准备好黄豆,挑去里面的杂粒、石子,用大的淘米筐拎到水塘边、小河边去淘干净,然后用水桶放满水再泡上两天。接着,就去找石磨子磨了。石磨,其实就是两片看起来同样大的磨盘,这种磨子现在很难看到了。磨盘人工转动时,另外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瓢,灵巧地将浸过的黄豆倒进磨洞。磨盘下放个大木盆,垫上棉纱布接豆渣。出力推磨的主要是推拐,那拐还真像残疾人用的拐呢,屋梁上吊着一根绳子,拉住从磨子里伸出来的“拐”,有节奏地拐动着。有时候,大人们在拐磨,小孩子就在一边唱着儿歌,“拐磨拐,腊豆彩……”。

那时过年准备吃的是很认真的,各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不一定准备很多,但是程序是不会少的。基本上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节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那几天时间基本上就是打扫庭院、购置年货、准备新衣、贴门对等。那时风俗是不过初五不兴动刀,所以年前要把正月初五之前吃的'东西都要准备停当。到了春节那一天,大人一大早就要忙碌起来准备年夜饭。因此,中午饭就凑合着吃,有时候吃了早饭后就不会吃午饭,直接等着吃年夜饭。小孩子是最高兴的了,因为这天可以穿新衣服了。晌午一过,就开始烧水洗澡了,总是比着看看同伴们谁最先穿上新衣服,看看谁的新衣服最漂亮。其实,当时所谓的新衣,上衣、裤子的面料基本上就是的确良、涤纶、涤卡等几种布料,我也不知道怎么区分,反正那时侯大人都这样叫。而且,只是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才会买点布做新衣,差点的家庭是买不起也舍不得买布的,怎么办?就把过去


穿旧的或者大人不穿的衣服拆了,把布重新染一下,等于是翻新吧,然后再给孩子们做所谓的新衣服。还有大家相互比较着谁家年夜饭吃得早,听听谁家的鞭炮响,谁家的鞭炮放的时间长,也是大家在内心羡慕的对象。吃完了晚饭,大人们就要开始给小孩和老人红包。那会,都是直接给,连红包皮都没有。吃完了年夜饭,小孩子们就找小伙伴们玩去了。小时候的我们不懂得看春节晚会,因为那会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电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更没有什么彩色电视了,只是知道玩。没有什么玩时,就早早睡觉,等着夜里12点放鞭炮和放礼花,那时礼花只是那么几个小花,也没有现在礼花那么漂亮,那么美丽,那么五颜六色,但是在当时看来也是非常好看了,孩子们在这时候是最开心的。大年初一,穿上新衣要去长辈家里拜年,都是去爷爷奶奶家磕头,其实那时磕头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压岁钱呀,我们叫磕头礼,老人们都会给个一角两角,很少给超过五角的,就那心里也美滋滋的。小孩子们过年放鞭炮更是必选科目,可能小孩子都喜欢刺激吧,响声也是一种宣泄。那时家里穷买的鞭炮很少,但是孩子们有办法,偷家里的鞭炮拿到外面放,尤其是火鞭,有1002005001000响的,偷偷地拆开解下几个小火鞭装兜里。还有串亲戚,也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一般从大年初二开始,当时送的礼品也就是一条雪片糕(我们老家叫方片糕)、一包酥糖、一斤红糖,一瓶差酒或两包差香烟,算在一起不值10元,而且还是这家提那家,那家再提到他们的亲戚家,循环使用,直至最后亲戚串完了,才会让孩子们吃。

过年的记忆还有很多,那时孩子们盼望过年是种乐趣,年少轻狂不知愁滋味。大人们更多的是面对生活贫穷的无奈,乃至心酸,更会有年轮的感觉。 随着岁数渐渐大了,对过年那种新鲜和企盼一点点淡了,再也没有小时候那种高兴劲了,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自己已经人到中年了,感觉到有些害怕,多想回到童年,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过年的回忆的散文精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391ff9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