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时间:2022-07-18 16:0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画报》 2016年第1



——2015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领奖

文丨沈莉萍

2015 10 5 日,北京时间17 30 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乌尔班·伦达尔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诺贝尔大厅”宣布,将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2015 12 4 日,屠呦呦启程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同去的有她的丈夫李廷钊、女儿、女婿和外孙女等。记者从屠呦呦的家乡宁波出发,经上海、俄罗斯莫斯科、芬兰赫尔辛基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万里追随屠呦呦前往神圣的诺贝尔奖颁奖地斯德哥尔摩,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和家乡人民分享了她至高的荣耀。

屠呦呦,1930 12 30 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幼时住在宁波海曙区开明街26 号,这座房子也是其舅舅姚庆三先生的故居,现已列入宁波市首批历史建筑。当时,家乡肆虐的疟疾给儿时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屠呦呦的父亲是一位开堂坐诊的大夫。那时,每当父亲去书房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他旁边,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童年的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屠呦呦爱上了医学,对中药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她在宁波上完小学和中学,后赴北京上大学,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瑞典时间2015 12 6 日下午2 点,屠呦呦和另外两位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来自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和来自日本的大村智一起出席了在卡罗林斯卡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身着黑色大衣,佩戴着一块亮黄色的丝巾。三位科学家一起接受了全球新闻记者的现场提问。

发布会的时间一共50 分钟左右,但一半以上的问题都提向了屠呦呦。屠哟呦讲述了青蒿素是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救治病人的。她说,自己很担心疟疾在下一个十年有可能泛滥成灾,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她表示,要尽可能地延迟疟疾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

她还在发布会上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更加关注抗击疟疾问题。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古老的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潜力。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更多的贡献。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次日,屠呦呦在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参加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讲座,这是屠呦呦唯一面对公众的机会。离开场还有三四个小时,卡罗林斯卡学院门口就排起了四五百米长的队伍。许多留学生的手中举着中瑞两国的小红旗。两棵大树间挂起了横幅:“留瑞学子热烈祝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卡罗林斯卡学院里的演讲大厅内座无虚席,2/3 的听众是华人。当屠呦呦在家人的陪同下进入现场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


界的礼物”的演讲,带着浓浓的宁波口音,屠呦呦不仅向全世界宣讲了中医药的神奇和魅力,还多次提到,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和荣耀。

年事已高的屠呦呦,是三位科学家中唯一一位坐着演讲的人。现场发生的跪扶一幕感动世界:因为话筒不够长,主持演讲的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教授,在屠呦呦演讲的近30 分钟时间内,一直单膝跪地,一只手紧紧地扶住话筒,另一只手从椅背后扶着屠呦呦。他的德行及科学和中国科学家的尊重,深深打动了世界。

2015 12 10 日是瑞典工业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诺贝尔周的重磅环节——诺奖颁奖礼于当天下午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诺奖得主及贵宾盛装出席颁奖典礼。当地时间下午430 分(北京时间23 30 分),宁波女儿屠呦呦穿着紫色套裙步入会场。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诺贝尔奖生理学医学奖颁奖开始。

历史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以及一张价值400万瑞典克朗(约30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支票。屠呦呦与国王握手后微笑致谢,并向多个方向鞠躬致谢,观众席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该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荣誉。

她创造的光芒穿越了时空隧道,闪耀在世人眼前,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1a529fa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