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土族之婚恋 少数民族土族之婚恋 土族的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严禁家族内通婚。旧时若婚后不育,丈夫可以娶妾。 土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有包办婚、相奔婚、服役婚、交换婚、招赘婚。 土族严格遵守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太祖血亲范围以内的堂兄弟姐妹之间通婚。结拜兄弟的后裔,也视如同胞,不得婚配。远方同姓或毫无亲族关系的同姓之间通婚,认为是可以原谅的。 土族青年男女到十四五岁,便由家长留意缔婚。当确定对象之后,要先向对方讨“八字”,并由阴阳先生或喇嘛为之合婚。若“八字”相合,首先是相亲,土族语称“别日克列拉。”允婚后,有喝米酒的习俗。土族语称“基克采乌其拉”。由男方父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去喝米酒,也叫喝媒酒。实际上是双方议定彩礼。过彩礼后,男家即可择吉日娶亲,女家开始为姑娘准备嫁妆。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都要做种种准备。男家的准备工作尤为繁忙,往往一家一户难以承担,须要全家族尽力支持。婚事的规模,由家族中各户家长磋商决定;婚礼过程中的两个总管,也由家族中选出。婚礼一般经过娶亲、送亲、结婚、谢宴等程序。 “戴天头”,土族语称为“斯卒·波力嘎”或“托勒庆·居俄力嘎”,意为“改发”或“戴头”。于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十八岁尚未定亲的女子由父母作主,与天结为夫妻,由与姑娘同命的人为她解下红头绳,将姑娘的发型单辫改梳成已婚妇女的发型双辫,将少女的服饰改换成已婚妇女的服饰,这样即算姑娘成婚了。因其新郎是天,故称“戴天头”。之所以在除夕晚上“戴天头”,他们认为这一天是新旧年的交替,天不管,地也不管。先行“戴天头”,尔后行改发宴席。 姑娘经过改发仪式,标志着她的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并加入到已婚妇女的行列;举行过改发宴席,便会得到社会的公认。此后,对来访的男子,她即可留他同宿,不算夫妻。没有牵挂的单身男子,还可以住到女家帮助劳动,共同生活。生养子女归女家,不受社会歧视,并有财产继承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298b3541d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