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2-03-19 14:27: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

此诗是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缺乏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照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异,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拓展:相关阅读 中心思想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写作背景 评价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的风雨就如同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一切平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沉着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泞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平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假设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2e44e24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