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杜甫唐诗鉴赏

时间:2022-09-24 14:1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见 不见李生久, 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仿佛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突出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年(745)在兖州分别,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就表达了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往往佯狂避世,如同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就自命我本楚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悲哀。佯狂虽能蒙蔽世人,但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生动地表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形成了强烈对比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许多人主张将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承上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 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吗?“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也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5be0c4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