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选修课肠道微生态与健康论文

时间:2023-01-18 16:25: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56 201556

论肠道菌群与人体将健康的关系

[摘要] 肠道菌群与其宿主相互作用影响的统一体称为肠道微生态。它们和人体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利共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正常人肠道菌群的组成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在疾病状态和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菌群失调,从而引发许多健康问题与疾病。 [关键词] 肠道菌群;人体健康;肠道微生态;益生菌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肠道健康的重视日益增强。而肠道菌群对肠道健康又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对促进营养食物消化吸收、产生有益营养物质、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入以及调节免疫机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平时摄入的益生菌又在调节肠道菌群中起着重要作用。 1 .肠道菌群

1.1 肠道菌群分类

根据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分类在肠道菌群中,可以培养到的细菌有400余种,依据其数量多少可以分为主要(优势)菌群(predominant mieroflora)和次要菌群(subdominant microflora) ①主要(优势)菌群:指肠道菌群中数量大或种群密集度大的细菌,一般在1010cfu/g以上,包括类杆菌属、优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瘤胃球菌属和梭菌属等专性厌氧菌,通常属于原籍菌群。优势菌群是对宿主发挥生理功能的菌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菌群的功能,决定着菌群对宿主的生理病理意义。

②次要菌群:数量在1010cfu/g以下,主要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等,流动性大,有潜在致病性,多数属于外籍菌群或过路菌群[1]

乳杆菌在数量上归为次要菌群,在回肠中含量较高,但是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因此在功能上属于优势菌群。

优势菌群与微生境的特征密切相关,以厌氧菌为主的优势菌群,一般生存在清除速率较低、营养丰富的微生境,如结肠,所以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很高;而兼性或需氧菌群一般生活在清除速率较高的微生境,如小肠近端,由于其菌群密集度和菌群多样性较低,所以很难称得上是“优势菌群”;在酸性微生境中,耐酸、产酸的细菌成为优势菌群。微生境的改变,可使菌群中的优势菌群发生替换,如便秘时大便优势菌群主要是革兰阴性厌氧菌,慢性腹泻时常见革兰阳性杆菌为优势菌群,而在严重急性腹泻时大便中的优势菌群主要为致病性细菌或某些兼性需氧细菌。在肠道中,尽管专性厌氧菌是主要菌群,占据优势,但这些菌群又依赖于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等次要菌群而存在,因为后者在增殖过程中消耗氧气,保证前者的生长条件。一个生理性组合的肠道菌群是有益的,而病理性组合的肠道菌群是有害的。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中,超过99%都是细菌,存活着数量大约有100兆个,大约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也称之为益生菌,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动,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抑制致病


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如果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菌群与宿主之间,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

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益菌的比例高达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则减少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1.2肠道菌群与健康

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存,构成肠道的微生态系统,该微生态系统对促进食物的消化,产生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泛酸、生物素、烟酸、叶酸等营养物质,从而起到抵御外来致病菌的侵入以及刺激免疫系统等重要作用。 益生菌

2.1益生菌的提出

1989Fuller提出了益生菌(probiotics)的概念,指食物中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主要包括一组乳酸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以及其他如肠球菌、拟杆菌中的某些菌株。

益生菌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2)非致病菌且没有毒性作用;(3)生物学上应当具有活性,即包含大量活菌;(4)可以在宿主肠道内定植及代谢;(5)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活性;(6)必须来自于宿主。 2.2益生菌作用:

1)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最大的微生态体系,人体通过胃肠道粘膜与外界缓慢进行相互作用,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运行。

2)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消化吸收。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缺乏代谢乳糖的酶,在摄入奶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全球有75%的成年人体内乳糖酶的活性有减弱的迹象,在一些亚洲国家超过了90%。研究发现,乳杆菌等能够明显降低乳糖的浓度,产生乳酸,从而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3)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进入肠道内,一方面可以在肠道内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另一方面益生菌可以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并刺激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促进巨噬细胞活性,通过增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预防癌症发生和抑制肿瘤的生长。益生菌可以产生一些抑制肿瘤生长的代谢产物,如多糖、细菌素及乳酸等,通过抑制转化致癌物质的酶的产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抑制细胞突变,以及降低肠道内的PH值等方式,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致病菌毒素和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5缓解过敏反应。研究发现,正常人肠道中益生菌越多,患过敏性疾病的机会也就越小。益生菌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大量的IL-12,能够抑制Ig E的产生,有效地预防过敏发生。 6降低血清胆固醇。益生菌主要通过同化作用来降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胆固醇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CoA还原酶)的活性,通过益生菌的胆盐水解酶的作用,将小肠内水解后的胆盐能与食品中胆固醇发生共沉淀作用,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由粪便排出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5e20c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