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萨满文化让随笔化写作熠熠生辉 作者:张晶 来源:《黑河教育》2014年第12期 四嘉子中学是黑河市爱辉区沿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一所农村满族乡中学,这里萨满文化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在这里杂居的人们以满族为主,这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与周边达、俄、鄂等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中,焕发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光彩。“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曾经是满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旅游兴边”强势发展,具有萨满文化特色的活动为学生的随笔化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自2010年我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随笔化写作与理论研究》课题组实验校以来,随笔化生态园写作在我校安家落户,生根发芽,随笔化写作生态园研究与实践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喜欢,特别是随笔化写作创始人成浩教授多次来校莅临指导学校的随笔化写作,浓郁萨满文化特色为我校随笔化生态园写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涌动的文字像音符一样,熠熠生辉。 一、 丰富的萨满历史文化,让学生百读不厌 1.萨满历史文化,充满神秘的色彩 从民间走访得知,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传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萨满分为家萨满和野萨满。家萨满作为侍神者,主要负责族中的祭祀活动。野萨满(又称大神)是神抓萨满,即神灵附体的萨满。神抓萨满的活动包括医病、躯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萨满死后,所用的神器、佩饰、服装等随葬。新萨满要经过挑选、培训,最后才能确定。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2.满族萨满面具图谱,更是惊叹世人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满族面具是萨满文化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慢慢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满学家王松林在黑龙江宁安地区调研考察时,发现宁安满族文化传人傅英仁掌握大量满族萨满面具图谱。王松林的真诚、痴迷、执着打动了老人,老人拿出了100余个满族萨满面具图谱和25个满族图腾图绘,作为满族史料赠送给他。经过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5ce79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