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寨内都是佤族的传统民居——“四壁落地房”,即以3根带长杈原木作柱梁,用平直的细木条作椽子,椽子上掩盖事先编好的茅草排,用 藤条绑扎固定。四壁用竹篾编成栅墙,向东面开一道门。房顶至房檐 佤族聚居的澜沧江边、怒山山脉的南段地带,山峦叠嶂,被称为阿斜度大,房檐离地面不足1米,几乎看到墙壁,以老虎窗(一种开在屋佤山区。这里在北回归线之内,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足。佤族先民顶上的天窗)采光,并设小晒台,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鸡覆盖房”。 600多年前就迁徙、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 房内一般隔成里外两间,里间狭小,光线暗,是仆人的卧房,只放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双人床和一小部分生活用品。外间宽大,是生火煮饭、聚会待客和子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女就寝的地方。 造和外形与傣族的住房相像,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 火塘设在里间屋的门外,放铁制三脚架,三脚架对应的方位有固定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的用途,即靠里间房门一方为仆人的座位,靠外间房门一方为客人的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 座位,火塘上方靠墙处为子女的床位。如有成年子女和新婚夫妇,则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的村民都是佤族,村寨建在大山里一在外间再隔出小间,里间和外间存放着生产用具和酒具。房内几乎没个平缓的小山顶上。房屋依山势地形而建,分布随便,没有全都朝向,有什么家具和装饰性的陈设,有的甚至没有桌椅和床铺,只在火塘四多年自然生长形成的荆棘丛成为村寨的栅栏。进寨的路口有竹木搭建的周铺着竹席或木板,合衣向火而眠。火塘上面1米多高处悬挂着竹编寨门,寨子四周有茂密的竹林和充分的水源,还有爱护很好的祭祀神林。 第 1 页 共 2 页 佤族建筑 佤族的民居建筑有何民族特色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的约1米见方的架子,上面放着食具、盐巴、辣椒等,也是烘烤牛肉干的地方。架子上面靠房顶处并排放着几个粗大的竹筒,里面存放粮食。这几年的新村民居,在保持传统民居特征的前提下使用了新型建材,更结实,更舒适。 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佤族民居不像沧源那样高大,苫草盖的已经很少了。前几年新建的房子,都是水泥波浪瓦屋面,墙壁也用木板围护。有的设晒台,厨房单建,也是以火塘做饭,粮食都装入木柜,放在厨房,平常围火塘吃饭、烤火、谈天。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bdb6d0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