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医药简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旧时的佤文是英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的,比较粗糙。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其创造了新文字。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二,司岗里的传说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司岗”是崖洞的意思,“里”是出来,“司岗里 ”就是从岩洞里出来。在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岗里”历史传说梗概是远古的时候,人被囚禁在密闭的大山崖洞里出不来,万能的神灵莫伟委派小来雀凿开岩洞.老鼠引开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赌住不让人走出山洞的大树,人类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这是司岗里的大体意思。要详细的讲,就很多很长。总而言之,“司岗里”的传说,就是人类历史的源头。过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岗里”处剽牛祭祀纪念“司岗里”。 三,佤医佤药 佤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因为其独特的治病理论和药效日益被人所熟知。 佤族分布于澜沧江以西和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这一带被称为“阿佤山区”。它多属于亚热带低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热,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这里山多林密,植被覆盖率达54.95%,动植物种系繁多,被动植物学家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丰富的动植物是佤药的来源,利用当地的药材就可以满足佤族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 其中主要植物药有:良母娘、块根木兰、金线吊葫芦、刀壳树、九股牛、小白鸡(别名:白极)、小柿子、小响铃、小野碗豆、小乖、小麻药、小黄散、小兰花、千里光、小南香、山茅草、山大黄、山芝麻、大车前草、大叶风草、大芫荽、大蒜、大火草、大狗响铃、三对节、马鞭草、月出鬼逃跑、无根藤、牛舌头草、牛尾巴蒿、木姜子、水灯盏、水冬瓜树、皮哨子等;主要动物药有:螃蟹、蜘蛛、蛐蟮、水蛭、螺蛳、滚屎虫、蜜蜂、斑蝥、蟋蟀、谷子蚂蚱、知了、沙虱子、蚱蚂虫、小嗣妇、马陆、蜈蚣、山螃蟹、黄鳝、泥鳅、大蟒蛇、脆蛇、土狗等;主要矿物药有:石膏、食盐、钟乳石、朱沙、硫磺等。据沧源县佤医佤药研究所掌握的资料,佤药有1000多种,常用药有300~400余种。 佤族人民在长期的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单方、经验方,据统计:《中国佤医佤药》收载了270余首;《常用防治疾病简易方法》(收集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实用科技》)收载了230余首;《云南民族医药文化浅探》收载了近40首。佤族利用这些方、药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用药经验。 (一)根据发病种类和药物的功能特性,佤族草医在用药时带有以下特点: 包药:照方取药(鲜品)捣烂后包敷患处。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等症。 洗药。照方取药(鲜品)于水中煎煮,取药液洗全身或患处。用于皮肤疾病,无名肿毒等症。 煮药:照方取药用水煎煮,取药汁内服。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擦涂药:单方或配主(鲜品)捣细或放口中嚼碎后涂擦患处。用于烧烫伤、外伤止血、消炎等。 酒药:取药(单方或配方)切碎后放入盛酒瓶中浸泡,内服或外用。用于强健滋补以及内、外科疾病的治疗。 熏药:取热酒糟或取药煎煮至沸时倒入盆中,盆中置一小凳,人坐凳上后四周用毯子盖严熏蒸,至流汗时即可。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感冒等症。 膳药:取鲜(活)品煮食或加工成粉后用肉汤冲服。常用于贫血、体虚瘦弱等症。 (二)剂型。佤药中常见剂型有煎剂、洗剂、酒剂和散剂。 药材加工简单。佤医一般多用鲜(活)品入药,或仅作切碎凉干或晒干等简单加工即可。动物药中,其肉多配方或单方炖熟食用;皮、毛类则多经炭化后使用,如刺猪毛碳化后研粉内服治流鼻血,狗皮毛碳化后研粉调敷治狗咬伤。 生熟药各半混用。将同一配方的药(鲜品)分为两半,取其中一半用火烤、灶火灰烫等法加工制熟,然后两半混匀使用。常用于包药的配制。 三、药引。佤医在配方用药时,经常使用一些具芳香理气、舒筋镇痛作用的药如胡椒、草果、酒、丁香、红糖等为药引。 佤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佤族人民防疫治病、生存繁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同时这个古老的民族至今还较多地保留着原始文化的遗风、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质,被看成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是我们研究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医学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34a927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