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 ( 五 )年级 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人教版 第(10)册第(45--46)页 第( )周 北师大版 第(9)册第(63—64)页 苏教版 第(10)册第(52-53)页 一.先给出古时候人们在测量的时候,不足一根绳子,一.例题1,从一个整体出发,引出分数概念。 应该怎么办,还有现代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苹果,每个人分得多少? 一.动手操作,给图形的1涂色,并引出单位“1”。 4 二.例题2,动手操作,怎么画一个图形的1。 4 二.例题1学习后,马上引出“分数”,并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1的含义,它可以是4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四等份中的一份,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并强调了单位“1”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看一看,想一想,与同伴交流。 不同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 ( 五 )年级 三.练习设计。 四.练习设计。 三.例题后及时“做一做”练习。 评论:苏教版教材1.利用已有经验,逐步抽象分数的意义。对分数的认识,本单元是第三次,侧重抽象地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逐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第一,借助直观图,唤起对分数的已有经验。教材先出示四幅直观图,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这四幅图被平均分的对象分别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和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为学生概括单位“1”提供不同的素材。在学生用分数表示后,还要结合直观图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第二,抽象出单位“1”。对单位“1”的认识是理解分数意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分数意义由直观层面发展到 抽象层面的体现之一。教材借助上面提供的素材,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单位“1”的概念。把自然数1作为 四.练习设计。 不同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 ( 五 )年级 评论: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 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简言之,北师大版教材侧重让学生感受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建立单位“1”的台阶有两个原因:一是被平均分的对象都是1个,1个用自然数1表示,学生容易接受;二是由自然数1抽象成单位“1”,降低了认知坡度。教学时,可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说说能否看成单位“1”。比如,一个学生、一个小组的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全校的学生等,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单位“1”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来判断。借此,让学生更明确分数与整数1之间的关系。 第三,结合直观图,用单位“1”表达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中,除了单位“1”比较抽象外,还应概括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教材通过大象博士的问题,再结合直观图,让学生用“上面的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为进一步抽象分数的意义作好铺垫。 第四,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结合直观图,从单位“1”的角度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分数的意义。引导的方法是让学生比较这些分数的共同点,即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的,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不同点,即分的份数不一样,告诉学生可以用“若干份”来表示。同时,教学分数单位的概念。 评论:人教版教材侧重分数产生的背景,揭示了产生分数的现实需要。通过测量与分物的实例,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材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单位“1”和分数单位是分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本整合成教学设计(附另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46daa9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