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读书笔记范文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读书笔记范文,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2000字 《贫穷的本质》读后感2000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著作确实见解深刻。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通常认为,增加粮食供给,加强教育、健康,降低生育率,或者通过促进就业和创业等等,能够促进减少贫困,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陷阱”。但是这些方面实际上只是摆脱“贫困陷阱”的基本原则,并非知道了这些原则就能找到摆脱贫困的切实路径。 切实找到摆脱贫困的路径,需要落实到穷人行为的微观层面,理解穷人行为的理性,即研究是什么因素影响穷人陷入贫困陷阱的行为。例如,粮食和营养对于减贫是重要的,但是穷人却未必能够实现“正确的食品消费”。促进健康对于减贫是重要的,但是农民却未必能实现“有效的健康预防”。降低生育率,增加储蓄、增加贷款等等,当然是摆脱贫困的良好期望,但是穷人的高生育率、低储蓄率和缺乏贷款和创业的需求,却有其内在的原因。不理解穷人行为的内在理性,就难以理解穷人为什么陷入贫穷,也就难以真正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因此,这本书的英文名称是穷人的经济学(PoorEconomics)。这个英文名称才是更准确揭示了本书的核心内容。通过理解穷人行为的内在理性,才能发现影响贫穷和造成贫困陷阱的原因。只有理解穷人行为的内在理性,构建穷人的经济学,才能制定有效的制度政策。同时,这样的制度和政策也需要贫穷人口的参与。 在强调穷人行为实际上具有其内在的理性的时候,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却是会展现出穷人行为的非理性。例如,我在最近的研究中关注流动者存在家庭分离的现象。这样的家庭安排可能是家庭成员基于综合考虑后的决定,是“家庭的理性”。但是更全面地考察,以及更长远地来考察,能够发现这种家庭安排实际上是并不合理的。家庭分离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后果,例如家庭的稳定性和儿童的长远发展,这些不利后果往往是间接的和长期的。迁移者在决策时甚至还没有察觉到这些后果,或者他们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应对这些长期不利影响和间接不利影响的能力。因此,在理解穷人行为的内在决定机制的同时,需要通过传播正确的知识信息,对贫困人口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见解,并引导其改变自身的行为。贫穷很大是贫穷者自身的行为和内在的机制所决定。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需要改变贫困人口的行为,才能打破贫困的循环。通过使贫穷人口明白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根本出路,并引导其积极的努力,才是减贫策略的关键。 穷人的经济学告诉我们,穷人的行为本身具有自身的理性,是在具体环境下综合衡量后的行为选择。穷人行为的具体理性,是他们基于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具体条件下的行为选择,是在具体制度环境、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下的行为选择,是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多样性的风险,在自身经济收入的具体约束下的行为选择。 穷人生活环境的具体约束决定了穷人的具体行为,这也告诉我们,如果要帮助穷人改变其命运,引导其行为的调整,需要对其生活环境开展改变,需要实施适当的制度的和政策,也需要有效的社会干预方案。通过了解影响穷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才能制定有效的制度政策支持和社会干预,这样才能改变穷人的行为,引导其摆脱贫穷,并引导其逐步脱离陷阱构成积极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循环。而这样的而一些个人和环境与制度的相互作用,也离不开穷人实施参与。 现实证明,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策略和工具是丰富和充分的,贫困问题不是无药可救的悲哀宿命,这是值得乐观的。特别是,本书展现出通过对照实验的方法,能够帮助发现影响人口行为选择的具体因素,并寻找到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有效办法。 在对照实验的方法下,解决贫困的各种策略工具构成了不断丰富的百宝箱。而百宝箱中的工具是否有用,是否在这个地区有效和在另外一些地区继续有效,也需要因地制宜地分析,需要在具体条件、具体环境中来加以验证。在世界扶贫实践的相互交流中,不仅需要通过减贫方案的对照实验来寻找最优方案,也需要通过不同地区减贫方案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发现和验证有效的方案。这也说明,因为贫困是内嵌在具体条件约束、具体制度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摆脱贫困陷阱的具体道路,实际上并不能设想存在着一个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需要理解贫困人口的行为的内在理性,并改变贫困人口的行为,才能帮助他们脱离贫困陷阱,及实现自我成就、自我提升的道路。我想这大约是本书给全球减贫工作实践的最大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8355d1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