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读后感(二) 我觉得自己变大急躁了,因为看到研究性的文章或文学作品,都会先去看看它的试试结论是怎样的。如果和自己的预想一致,就直接扔了;如果和自己的预想大相径庭,甚至违背自身的立场,那也扔了;如果有新颖的说法或思路,再回头去看它的论证。但对于这本书,我忍住了,是从头看到尾的。 简单地评价就是,事例的分析还比较有意思,但是解决问题的政策的参考价值较低。 分析的一大堆,虽有极少部分涉及中国,绝大多数对象都在南亚和非洲。如果这本书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长江三角洲地区引入,那倒是很有些收藏价值的。因为书中大量提到的通过生育来防老,婴儿注射疫苗,幼儿打蛔虫,儿童义务教育等症结,在现阶段的中国,需要都不再是这些讨论或会在国家和公民间引起存废博弈的问题。不少事情都是确实国家或公民必须做的,法定的,没什么可讨论的。而书中提过的那些国家中,当道还在为“法律父爱主义”的困境而踯躅。助学甚至一些公益组织还通过给父母奖励的方式,让他们允许孩子参加免费教育。这样的父母在中国少之又少。 政策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给水质超级差(传播疟疾)的地区发放消毒粉等在我国几乎没什么可应用的(不知道印度要怎么看“村村通”工程),唯独一个是在书中被反复讨论,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可能应用的——小额贷款。 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贫困人口的企业家必须。但无可否认地是,贫困人口中的一部分人,的确具有极高的企业家才能。小额贷款可以向他们提供流动性,把事情运转起来,使他们脱离“贫穷陷阱”。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小额贷款。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必须考虑本书前半部分所分析的那些贫困人口的,比如缺乏信息,比如风险巨大。怎么可能又是缺乏内部信息,又是难以承担风险的群体,有了小额贷款,就可以大概率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呢?这个事情的成功率值得关键所在怀疑。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值得打破常规值得的路径。而且我觉得由公益团体或相关机构私营民间组织来运作小额贷款,比政府机构直接指挥银行(甚至政府自己)来操作,要好得多。 阅读本书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对于扶贫,我有两点想法: 一、扶贫方式有三步,挑出能扶的人,找出能扶的领域,选出扶的方式。必须是自己有脱贫意愿需要的人,才能接受帮助,否则,又是在浪费资源;不能从帮助者的角度出发,而只能从受助者的角度出发,寻找帮助的领域;帮助的方式,用惯用语说,就是得是“造血式”的,而不仅仅是“输血式”的。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达成合意,就无可奈何只好无可奈何地放弃这种努力的尝试,否则其后果不能令人愉快。 二、移风易俗也能帮助人。移风易俗很难,传统风俗很强悍很顽固。就像书中说的,可有可无的人情往来耗费了大量资源优势。或许要让愿意接受帮助的人年轻人知道,如果想要改变,就要先放弃过去的一些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1815014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