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只小蜗牛 为此,我们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开展有关蜗牛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同时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从而培养同伴之间的融洽性、和睦性。 实录:临近早操结束时,孙豪在旁边的小草里发现了一只蜗牛。这只蜗牛的出现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一大群孩子的争先恐后地围过来看: 孙豪首先说:你们不要过来,它会害怕的,它可能是找不到家了。 不对,不对,它可能是饿了,所以出来找吃的。李艳雯紧接着说。 不是的,不是的,它可能是出来找朋友的。站在旁边的杨新宇大声地说。 孩子们对蜗牛为什么会出现展开了激烈的议论。 分析:1、回到教室后,针对孩子们产生的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番讨论,但最终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多元的。这个问题的出现为我们探索有关蜗牛的秘密创造了良好的时机。比如,孙豪提出的问题使小朋友想到了:蜗牛的家住在哪里,它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李艳雯提出的问题让小朋友想到了:蜗牛吃什么?;杨新宇提出的问题使小朋友想到了:蜗牛的朋友是什么样,和它长的一样吗?。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为我们研究蜗牛提供了客观条件。2、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活动中的他们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为我们研究蜗牛提供了主观条件。为此,我们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开展有关蜗牛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同时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从而培养同伴之间的融洽性、和睦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6fb2b6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