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流感受文明与科技的跨界之美——读葛剑雄的《黄河与中华文明》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1年第1期 秦延安 黄河为什么被称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黄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它的独特面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著名文化学者、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在其新著《黄河与中华文明》(中华书局2020年10月第一次出版)中,以其深厚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十多年研究,从黄河如何孕育中华文明、古人对黄河的考察与认识、黄河为何浑浊而容易泛滥、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如何治理黄河等方面,对黄河的历史沿革、地理变迁、治理探索进行了梳理分析,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黄河,古称“上河”“九河”,到了汉代被称为黄河,有“四渎”(当时认为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是最大的四条河流)之宗之称。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人类沿河而居。《黄河与中华文明》便是一本对黄河文明凝练的集大成者。 作者在梳理黄河地理全貌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文明诞生发祥、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书中既有翔实的科学数据,又有理论高度,并有专业地理绘图和多幅壮丽航拍图,可谓是一部具有科普性的理论专著。 人类择水而居,但并不是越长越大的河流,就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作者在书中指出,黄河被称为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与其适宜的气候环境、富饶的黄土地、悠久的人文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基本上都属于温带,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优良的土地资源”,深厚广阔的黄土层,取水也十分便利,所以人类才能在此发祥繁荣。 国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近一半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其数量和延续性都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所起的历史作用自然要大得多。在这里,燧人氏人工取火,伏羲氏驯养家畜,神农氏教民稼穑,尧舜禹禅让,夏商周扩展,秦汉唐开拓,宋元明清迁移融合,让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和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而黄河纵横出的“几”字,更像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黄河的表征不仅仅是一条大河,还是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让它成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无可争辩的地位。 “九曲黄河万里沙。”传统观念认为黄河首害是泥沙,黄河水越清越好,所以便有“黄河清,圣人出”之企盼。实则若用辩证唯物的思想来看则不然。“现在黄河入海的地方,是1948年形成的三角洲,差不多4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就是这么来的”,黄河沿线流域每年都会“长”出新的土地。黄河泥沙不仅是下游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还保障了黄河三角洲的稳定和安全。但从1998年至2016年,由于泥沙来源大幅度减少,海水侵蚀倒灌,“黄河河口面积已缩减约41平方千米,刁口河故道受侵蚀退化面积超过200平方千米”,并威胁到黄河三角洲胜利油田的安全。黄河毕竟是流过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的微小和结构疏松,使得它在水流和风力的作用下肯定会进入黄河的。所以,作者提出黄河的清与不清是辩证的,只有最小限度干涉、亲近自然,化害为利,才是最好的办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160a3c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