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事迹、评价。 2、《导航》作业课堂小检测。 3、理解题目内涵,通读课文初步学会分析阿长人物形象,掌握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鲁迅生活学习的四幅照片,提炼相关信息。 家庭富裕,从小受良好的教育。(由盛而衰) 二、作者、作品简介和鲁迅逝世场景。 • 鲁迅(1881—1936),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 • •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 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 •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鲁迅不能谈论时事,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回忆性散文集。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人生哲理——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 毛泽东也曾对鲁迅一生的非凡业绩和战斗精神作了最充分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三、题解:阿长?(参看课文第一二段) •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女工),是祖母的专称,我在憎恶她的时候的也这么叫。 • 阿长——与姓氏无关,与长相无关,又不是她的名字,而是补了她前任的缺,是大家习惯的叫法。 • 阿长——阿妈,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_______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神话、物产、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全书1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四、统领全文阅读,分析阿长是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评分最高3分。 四、分析阿长其人其事 • •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7件事,概括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阿长是一个渴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热情善良、关心孩子的好阿妈。 • • 你认为作者重点写了那些事?作者为什么会选取这7件事情来写? 重点写了长妈妈烦琐之至的规矩、长毛的故事、为“我”买 《山海经》三件事,其他事略写。 • • ①为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长妈妈的形象,使之更真实、具体、生动、丰富。 ②为后文的感激、赞颂蓄势,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五、小结:人物分析的方法。 六、作业: • 1、观察食堂专收餐盘的老妇人,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她的?请写一篇随笔,来展示她的形象。(摘录本,200字左右,6行) • 90分以上3分,80分以上2分,合格以上1分,不合格、不交、忘交—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b5937bfc4ffe473268ab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