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有雨也有晴——《昆明的雨》评课稿

时间:2023-04-04 02:2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风有雨也有晴——《昆明的雨》评课稿

苏轼在《定风波》中感慨着写道“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对人生豁达的态度。而我今天却想改用这句话,来评评闫慧芳老师的《昆明的雨》。站在老师的角度,我觉得这节课有风有雨也有晴。

先来说说闫老师的晴。

晴是什么呢?晴天晴日万里晴空。而在闫老师的一节课中,我觉得晴是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的配合,是老师的投入。闫老师在导入的部分就放映了昆明雨季特色的各种类型的菌子,形态各异,造型可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入课文。接着,闫老师娓娓道来,出示三个小问题,让学生来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从生字词到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到文中抒发的感情,一步步引领学生走人文章,走人昆明的雨季。字词关一步步过,给加点的字词注音理解,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必须要打的基础,不可忽视与放过。从字词到找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一下就将学生引入到对文章的分析之中。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对学生讲知人论世,当我们了解一个作者的经历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在文中有这样的情感表达,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为什么会对昆明的雨念念不忘呢?如果不了解这个作者的人生经历,学生即使找到了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情感这句话,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闫老师在学生找出对昆明的雨的情感中心句后,就出示了作者的简介,这非常必要,也展现的恰到好处。正是因为汪曾祺在昆明居住了七年,结识了人生中的挚友和伴侣,才让他对昆明的一草一木那么怀念,充满无限的柔情蜜意。我觉得这是闫老师这节课的晴,温暖学生的心,一步步走,一点点来,将学生拉进课堂中。

再来谈谈风。

高尔基的《海燕》告诉我们,当变革出现时,会有风。同样的,用在课堂上亦如是。闫老师在课堂的重点环节大胆选择了让学生自主品味赏析的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一个放手,也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都要努力去改变的一点。因为我们作为老师,不是演员,不需


要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相反的,我们需要调动学生,让学生成为演员,展示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闫老师这次课堂上大胆的变革,是采用了圈点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对文中的景、物、人、事进行丰富的想象,批注在书上,与同桌交流分享创作成果。这样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是为什么说是变革呢,因为这次赛课用的是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学生,我们不知道课堂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会不会冷场?学生会不会写的和我预想的不一样?会不会没有学生配合我讨论?诸如此类,会让备课老师非常头疼。但是闫老师克服重重阻碍,依然选择了课堂生成式的圈点批注法,这样就真正的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学文章,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哪怕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等风也要坚定地等着学生,让他们来演绎自己的课堂。同时闫老师在圈点批注时给出例子和方法,这就让教师在无形中引导着学生往前走,不至于让学生迷失了寻找前方的路。

在品读课文后,闫老师巧妙地将现实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谈一谈我们生活在美好的事物,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好。这个设计就与我们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符合,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联系生活,感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陶冶情操。这就从语文知识素养的培养到人文意识的积累转变。如此,闫老师的引导与设计就是风,是课堂清新的风,也是课堂变革的风,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风。

最后,我们来谈谈雨。

《昆明的雨》将雨写得“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结合我们生活中的经验,雨带给我们思索,帮助我们思考,让我们能在晴日更轻快地前行着。闫老师这节课带给我思索的是什么呢?我觉得这节课还可以做一个有关字词教学的提升。因为我也是八年级的语文老师,这篇课文刚刚学完不久,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还比较深刻,所以在开头部分可以将字词设计一个提升活动,让学生用字词来谈一谈对这篇文章的整体印象,这就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了些。这是我对闫老师这节课的小小思索。

总之,有风有雨也有晴,收获很多。

我们作为语文人,相信会一直在路上,感受阳光雨露,带领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a6b8b85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