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意指(connotation) 又译“蕴涵意指”、“内涵”。指次在联想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即联系于此一符号的其他符号,对应于直接意指或者外延的概念。含蓄意指历来被认为是“文学的”或“美学的”主要特征。罗兰·巴特认为,含蓄意指即“所谓严格的语言结构的第二层或附属层意义结构的形成。这个第二系统本身也是‘语言结构’,某些有关的言语、个性语言和双重结构等等,都围绕着这个语言结构发展起来”。这就是说,作为第二系统的含蓄意指平面,本身包含了一个意指系统,即由直接意指平面来构成它的能指。因此把特说:“一个被含蓄意指的系统是一个其表达平面本身由一一直系统构成的系统。”(《符号学原理》)如同神话是普通意指行为的“换档加速”:当从先前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中产生的符号变成下一个关系中的能指时,含蓄意指便产生了。强调加诸天然语言之上的含蓄意指系统,目的是要重申文本意义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但这一特征强调过度,即成了意义不可确证的理论依据。如U.艾柯就认为文学的美学信息是不断地由直接意指转变为含蓄意指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没有最终解码的可能性。后结构主义更是强调:文本中永远只有环环相扣的含蓄意指,而无直接意指的存在。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在《文本的意识形态》一文中论析巴特的《S/Z》时指出:“含蓄意指,它可以说代表了前期巴特的基本方法,而《S/Z》等晚近的著作中还沿用了这种方法,与后来的符号学方法不太协调地并存着。含蓄意指的方法是从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廖夫的著作中继承而来的,巴特本人在其《神话学》长长的结论分析中对之充分进行发挥运用,它与通常的符号学实践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研究的目标是符号发挥功用的极致,而前者绝对是一种‘符号碎片’(semioclastic)(巴特自己的术语),并且以拒斥对符号的意识形态化的使用为天职……倘若按照巴特那种有益的简化,含蓄意指是一种第二级的构成,其中,某个完整的初级符号(能指/所指的结合)被用来构成一个新的更复杂的符号,前一符号成了后一符号的能指,于是某一个别句子中的词,在与之相符的‘框架’(直接意指)中负载它们自身内在的含义,而同时这句子作为一个自身完整的符号(词加上意义,或能指加上所指)又可用来表达某种更具风格特征的辅助意义……实际上,含蓄意指的方法运用‘整个’句子或‘整个’符号作为附加意义的运载工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7bbc13248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