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终身的教师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有一位教师在临终之际为自己的墓碑拟了这样一句碑文:一个终身的教师。这位教师就是几年前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中的主人公——莫里·施瓦茨,一位社会学教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成为《相约星期二》本书的内容概括。最后一门课的教学,围绕人生与生活展开话题,“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的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钱、爱情、婚姻、原谅以及死亡„„”这门课延续了十四周,直到葬礼结束了他们的教学对话,莫里教授因而当之无愧地成为“终身的教师”。十四周后,课程学完了,老师也离开人间了,留下来的却是一本200页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同样也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开始思考人生,并从中反省自己,学会正确面对生活,面对生命。 当我读完《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时,才发现人生的本来面目是这样纯粹而且简单。我从莫老那质朴却饱含着深刻哲理,沉重但又不乏幽默的话语中终于找到了答案:做一个终身的教师。这本书即使读了三次,我知道我还是无法完全体会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从莫里身上获得了一个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如果我们也以这种心态去面对我们的工作,用心去经营我们的教育事业,做一个终身的教师,那么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也无怨无悔做一辈子的教师。莫里教授就是用他热爱了一辈子的事——授课,结束他那短暂却精彩的一生。“一个终身的教师”,虽然这是书中主人公莫里教授的碑文,但对我来说这句话没有丝毫死亡的气息,反而传递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目标,我将要追随莫里教授的精神足迹,在未来的从教生涯中,为做一个终身的教师时时筹备、积累。那么怎样去做呢?让我从莫里教授的故事中,将这位已故的外国教师为我勾勒的理想教师形象展现出来吧! 做一个终身的教师,就要一生心中有爱。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朱永新教授高举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我从在莫里教授的身上 1 读懂了:教师一定要心中有爱,要带着爱去工作;我从身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找到了爱的方向。 做一个终身的教师,就要一生充满激情。我记得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做老师一定要有激情,我从许多特级教师、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中,也普遍读到了他们共同的为师特质:师爱恒久、激情教学、笑对学生。当“职业倦怠”,这个新名词已经成为人们放弃进取的借口时,作为教师的我不能,也不应该有一天的厌倦与懈怠。也许,生活上的烦恼、家庭中的琐事,会让我觉得劳神费力;也许,工作上的困惑和挫折,会让我无所适从;也许,个别学生或家长的不理解,教育的成效没有起色,会让我忧心忡忡。但是,爱心、激情、微笑不能在我的生活中缺席一天。 做一个终身的教师,就要一生追求卓越。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要和时间赛跑,只有自己学得更多、更快,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我们必须要和自己、和过去竞争,在教学上,向过去的做法、已有的经验挑战,突破自我,才能让学生常有新鲜感,乐于走进我们的课堂。边学习边教学,边教学边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是我们作为教师一生的追求。我想用用最朴实的文字来回应莫里教授的这门精彩的课程,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一堂上不完的课,我要尽全力上好人生中的每一堂课。每个人生活的道路都是十分艰难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对它们,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教授给出他的答案:世间病与痛,尽付笑谈中。“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就是教授死亡前设想被火化时的话语。最后一堂课,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莫里说:“到时候,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听一听这幽默的对话吧,死亡也可以这样的诗意。读完莫里教授的故事,我慢慢地开始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做一个终身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也将成为我一生的幸福。 人这一辈子,活着不容易,那就少给自己一些过不去,充实而幸福的老去。 读了这本书,自己的思想又充实了许多,莫里的精神也深深扎根心中,照亮自己,我要让自己的立志成为像莫里一样的教师——一位终生的教师!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8563605f7ec4afe04a1df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