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中的伦理思想解析及延伸——以傣族佛教为例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传佛教中的伦理思想解析及延伸——以傣族佛教为例 摘要:傣族佛教伦理意识很强,这与当地人本身对伦理规范的重视有关更是与佛教本身对伦理的重视有很重要的关系。佛教伦理的诠释方式与世俗伦理存在着差异,可以说,傣族佛教伦理,一方面发展了傣族的伦理思想,另一方面其对佛教的伦理思想也是一种补益。佛教伦理与其他世俗伦理观念所存在的显著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了傣族佛教理论的独特性,同时也可以作为佛教对一般伦理意义的延伸和发展。 关键词:南传佛教;佛教伦理;傣族伦理 一、南传佛教伦理缘何可能 南传佛教作为印度佛教的一支于公元7世纪前后传入中国云南傣族等民族聚居区,其中,以傣族的南传佛教信仰最为普遍,部分地区的傣族群众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佛教。正是如此,也以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发展最为充分,从而形成独具傣族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信仰。鉴于南传佛教与原始佛教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追溯佛教和佛教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佛教正是因为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才形成了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傣族佛教,这体现了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聚居区的“本土化”、“本色化”的过程;而傣族佛教之所以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佛教伦理思想,一方面源自于佛教本身对伦理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傣族原本就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之故;而傣族佛教的伦理思想同世俗的道德伦理又存在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并非形式意义上的不同,而是要看到佛教伦理思想和一般世俗伦理思想在对伦理的关系问题上的诠释存在巨大的差异;可以说,傣族佛教伦理,一方面发展了傣族的伦理思想,其对佛教的伦理思想也是一种补益。 二、南传佛教伦理思想的诠释方式 关于南传佛教伦理我们必须要做到“三个明确”和“三个注意”,“三个明确”是就佛教伦理的基本特征而言;“三个注意”是关于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之间的不同而言的。 首先,我们要做“三个明确”: (一)南传佛教伦理是由佛教伦理学思想演变而来的,因此,南传佛教伦理是一种宗教伦理。既然是宗教伦理,那么,南传佛教伦理就必然有一些地方是和世俗伦理不同的; (二)当我们讲南传佛教伦理的时候,其实还暗含这另一层意思,即南传佛教的世俗化,而就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而言,可以将这种世俗化直接理解为“傣族化”,而“傣族化”意味着佛教传入傣族聚居区之后被打上了深深的傣族民族文化特征; (三)通常我们在理解佛教伦理的时候,我们不太注意对佛教戒律与佛教伦理进行区分,而事实上,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不仅是因为二者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即戒律是从宗教修持这一层面而言的,而伦理则有更多的世俗化的内容。而且这二者的立论基点也是不同的,前者是僧团的建制原则,而后者则是世俗在家众的基本行为规范。那么,我们在看到佛教戒律与佛教伦理思想的一致性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其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并不是形式层面的,而更多的是因为二者所具有的诠释思维和方式的不同。 其次,我们还要有“三个注意”: (一)佛教伦理是世俗化之后的产物,但其终极目的却不在世俗之中,而是要以出世作为终极目的的。因此,佛教伦理思想在抛开其入世性特征一面之后,我们更要看到其出世性的一面。这一点尤为重要,否则佛教伦理作为一种宗教伦理道德就是无法体现的。 (二)我们在明确这二者的不同,即戒律与伦理的不同之后,并不能将这种不同贯彻到底,即忽略了这二者之间的可共融性。但鉴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根本性差别,故而,这种共融也只是精神层面的共融,而不是内容层面的共融。 (三)这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佛教伦理的诠释方式的特殊性。所谓诠释方式,即要对佛教伦理的规定作出一个说明,否则,就意味着我们要无条件地服从和接受这些内容,而事实上,佛教在对戒律进行制定的时候,其背后必然有一套思想原则作为指导,否则就无法说明佛教戒律和其他宗教规则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就拿中国儒家和佛教来说,儒家讲“孝”,其深层次的伦理依据就在于“血缘”关系,正是这一关系保证了“父慈子孝”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佛教同样主张报“四重恩”,即三宝恩、国家恩、父母恩和众生恩。在佛教看来,众生之所以得以出生,本识是因,父母是缘,这样一来,父母对于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就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业力才是牵引众生“投胎转生”的根本,而父母只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缘。尽管如此,儒家讲“孝”,佛教虽然不主张儒家“血缘”的解释方法,但却又承认儒家讲“孝”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儒家和佛教虽然在关于如何解释“孝”或“报恩”这一思想上面存在不同,但都主张子女要孝顺父母,从这一结果来看,儒家和佛教并没有不同。 佛教既然是以“因缘”来立论的,那么,在几乎一切问题上“因缘”都是佛教的根本解释原则。佛教特有的诠释方式使得就伦理思想而言,佛教和其他世俗伦理有一定的区别,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佛教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的关系是通过“因缘”来作出解释的;(2)佛教在解释人际关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时,是通过“因果业报”的来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3)佛教之所以要众生尽相应的义务,比如“报父母恩”,也是站在三世轮回和因缘果报这个角度来说,它没有儒家“孝”的思想所传递出来的伦理学意义。因此,佛教伦理的终极也在于“明因缘、顺轮回、超脱三界”。 三、南传佛教伦理思想的延伸 南传佛教中的“五戒十善”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所谓“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和不饮酒;而所谓“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痴。“五戒十善”中的“止持”是作为底线伦理谈及的,这是告诫众生人的底线在哪,什么是必须不能做的;“作持”是以一种行为规范的方式引导众生成为更善的人。南传佛教的戒律对于傣族地区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佛教伦理与其他世俗伦理观念所存在的显著不同。这种不同既体现了傣族佛教理论的独特性,同时也可以作为佛教对一般伦理意义的延伸和发展。 (一)所谓延伸,自然是在基本精神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所作的延伸。这种延伸发端于伦理思想,自然也要往伦理思想这个方向上延伸出去。具体来说,这种延伸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佛教的伦理世界扩大了,一般的伦理尽可能只限于世俗社会,而佛教的伦理思想则贯通“六道三世”;(2)佛教的伦理关系不只是建立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而且还有人与动物的、人与植物的等等;(3)佛教伦理思想将伦理贯彻得更加彻底,它为世俗伦理找到了更为深层次的伦理依据。简单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仅仅是出于世俗现实生活的考虑才做出的选择和规定,而且它的影响将是更为深远的;(4)伦理思想的适用范围本来仅囿于人类社会之间,它是适应于人的世俗生活而制定的,而佛教认为,这种世俗伦理还能够感通“世间”与“出世间”,在“世间”的善业能够助益世间众生脱离“生死苦海”。 (二)佛教伦理思想的延伸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佛教伦理思想在发展过程中自觉做出的调整。所谓权变应机,佛家为了适应众生的实际需要,当然的随机说法;二是佛教传入某一地区,由这一地区的文化或信仰对佛教思想产生了某种刺激,这种刺激导致了佛教思想义理的改变。这事实上也是为了符合前一种情况的,即佛教既然以因缘作为根本的解释原则,那么,佛法的发展也必须能够“契时契机”,当因缘发生某种改变的时候,佛法自身也必须随之发展。就傣族佛教伦理而言,对傣族伦理影响最大的就属“五戒十善”,而随着傣族社会对佛教思想义理认识的深入,这种影响就不只是形式上的,而是全面的和深刻的。 (三)佛教处于世间与出世间之际,它向下与世间法相应,向上与出世间法相贯通。佛教伦理思想的延伸最为明显地就体现为出世间法的延伸。如何理解这种延伸呢?首先,世间与出世间是相待而存在的,如果没有世间也就不会有出世间;其次,世间法的发展和认识与出世间法的发展和认识几乎是逆向而又同等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世间法认识的深入,能够帮助我们洞见世间万法的真相,即空,这一认识能够帮助世间众生更好地出离世间。从世间这一角度来说,戒律是戒律、伦理是伦理;而就出世间这一角度来说,戒律即伦理,伦理即戒律。 (四)佛教伦理思想的这种延伸还应该从佛教伦理思想的诠释方式上来看。佛教伦理思想的全是方法具体体现为佛教的因果法则,正是因为因缘和合,才使世间万法处于一种不可割裂的网络之中,且互相发生影响。正是如此,如何厘清存在不同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需要作的。但这种关系与世俗伦理或科学意义上的联系又是不同的,它还有一个维度可以说明这种关系,即业报因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将这种关系影响下的伦理思想与这种关系的存在直接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当有这种关系存在的时候,这种伦理关系也就存在了。这和世俗伦理的建构是不同的,世俗伦理的建构是要先有这样一种关系,而后才有仁义礼法的制定。总之,它似乎为伦理的诠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存在于不同关系体之间的伦理。 参考文献 [1]赵玲.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伦理的作用与影响[J].法音,2004(5):38-42. [2]杨玲.伦理学视域中的傣族传统伦理[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6-8. [3]赵燕.南传佛教影响下的傣族社会文明格局[J].贵州民族研究,2014(9):178-181. [4]焦丹.南传佛教对德宏傣族文化的影响[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1-14. [5]陈麟书.宗教伦理学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4d6945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