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语文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师说》,作者是韩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本课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韩愈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初中阶段曾学过他的《马说》。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因此我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基本能力目标: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3、德育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思想,联系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难点: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三、教学方法与学法 三、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采取的教法是: ① 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② 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学 法 ① 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 ② 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 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 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及解题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 给他的学生的。 环节二:进入课文的分析。 本课从分析讨论课文的第二段开始。这一段中,对比论证使的手法是教学的关键。 我设问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几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锻炼搜寻有效信息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几方面的对比关系一一列出,并用课文原文回答作者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论。从而在诵读与找寻中明确对比论证的使用效果,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使用。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并背诵名句。 第三段,作者用了举例的手法论证“圣人无常师”。我设问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用文中原句回答。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所举例子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明确学习应该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分析后,要求学生进一步朗读、背诵名句。 最后一段是作者阐述写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点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韩愈写作的原因即可。 环节三: 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是前面学过的《劝学》和今天学习的《师说》都是和学习有关的论说文,说明古人很注重学习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学者”与“师”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家讨论一下。 设计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中,二是促进师生间相互学习关系的发展。 环节四:总结全文 作者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韩愈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也不起的进步。 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也就是择师的标准,韩愈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环节五:布置作业 ①课下整理积累到的名句;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利于学生掌握。 师 说 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 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二段 对其子 ——于其身 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 “智不能及” 三段: 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 写作缘由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a48a08bed5b9f3f90f1c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