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师说》。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说教材 《师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其作者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这是一篇论说文,文章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课本即范例,学习教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短小精悍,气势充沛,读起来琅琅上口,文句明白易懂的文章,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如“师、传、道、受”等12个常用文言实词和“之、其”这两个常用的虚词; (2)、掌握本文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语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文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五、说教法学法 1、说 教 法 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归纳法: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2、说学法 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朗读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引导学生对“师”的作用进行讨论。 (二)文学常识介绍。这个部分交给学生来完成,让学生事先查找关于作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说”的文体特点。教师作以补充,这一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三)诵读指导。播放录音、让学生自读、齐读课文,以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四)疏通字词句。采用的是质疑—讨论—总结的方式。由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把自已难以解决的疑难字词句带到课堂,由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帮忙分析解决。最后由教师放幻灯片强调总结。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扫清理解文章的字词句障碍。 (五)课文的分析。 本文开门见山就给我们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然后从分析讨论课文的第二段开始。 1、第二段这一段中,对比论证的手法是教学的关键。我设问[提问]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几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锻炼搜寻有效信息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将几方面的对比关系一一列出,并用课文原文回答作者通过每一组对比得出的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a7fff3e3b3567ec102d8a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