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个体社会化:社会学不同理论取向的解释 作者:乔中彦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2期 摘要:在社会学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含义国内外学界至今尚无达成公识。一方面由于三大学派各有自己的理论取向;另一方面由于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文化不是静止的,因此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应在演变的环境下来考察。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三大学派;儿童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24-02 在社会学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含义国内外学界至今尚无达成公识。一方面由于三大学派各有自己的理论取向;另一方面由于影响个体社会化的文化不是静止的,因此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应在演变的环境下来考察。 一、三大学派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界定 在社会学领域中,最广泛的社会化概念是指个体得以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过程的本质是价值、习俗同个体观念的互动,更确切地说社会化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就是行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吉登斯,1979)。通常在教育社会中把个体社会化作为宏观讨论,三大学派对儿童社会化都有各自的界定。功能主义的假设是上世纪70年代之前对于个体社会化的界定,一直以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为主导:人被看作是由规范和包含这些规范的制度所决定的产物,它所讲的人是由社会强制和规范决定的,而这些强制和规范几乎没有创造和选择的余地[1]。在提到儿童时仅把儿童看作社会作用的客体,有时看作是被作用的对象,不考虑儿童自身的社会能动性[2]。对于教师社会化的研究,一向偏重社会如何社会化个人,如何将生物层次的人转变为表现社会行为的人[3]。上世纪70年代末,结构功能主义已经趋向于成为一种保守的社会理论。在其关于人的性质的假设上受到了批判——“过分社会化的人”[1]。80年代以来,又有互动论的观点认为:儿童社会化是儿童以完全赞同的方式和创造性的方式参与集体生活,并使其人格也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4]。在亚当·库珀等主编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提出儿童社会化是强调儿童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互动作用的性质。实际上互动论并没有否定结构功能论,它是作为一个补充来这样解释社会化的:社会化并不仅意味着被动性。个人特性,例如认知能力、认识动机以及已有的知识还包括诸如民族性和性别等可归因变量都在被社会化的人与社会化媒介的互动中起作用[5]。进入90年代,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定义不仅包含了互动论还加入冲突论的观点。正如马斯格雷夫(Musgnave,1987)所描述的,社会化是互动的,文化影响与个体发展模式都需加以考虑;对社会化的概念的定义还包含了允许对社会化力量的抵制,即承认个体建立自己的规则,因此社会化研究的重点是越轨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e6085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