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诚信作文素材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秦孝公有些担忧,迟疑不决。商鞅最终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公布了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赐予10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惊奇,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难予50金。有个大胆的人最终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立刻就给了他50金,以说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最终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史记·商君列传》)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是战国时魏国国君,有一次,他与掌管山泽的官商定打猎。这天,喝着洒非常欢乐,天又下雨。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说:“今日饮洒兴致正高,天又下雨,您要去哪儿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好打猎,现在虽然特别欢乐,但怎幺能不为了商定而会面呢?“于是冒雨前往,自己亲自向掌管山泽的官宣布取消打猎。 晋文公言而有信 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4年),晋国攻打一小国原国。晋文公命令部队携带三天粮食,说三天打不下来就撤军。到第三天,原国还是没投降, 晋文公不顾这种状况,还是下令撤退。这时,晋文公派往原国的间谍回来报告,说原国正在预备投降。于是,军队统帅恳求,等原国投降后再撤。但晋文公说:“信用,是立国的根本,百姓靠它来生存。假如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百姓失去了依靠,那我们会得不偿失的。“于是,晋军就按晋文公命令搞通退了30里,而原国也随之投降了。(《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臾骈不负信 春秋时晋国人群众观臾骈,在鲁文公六年(前621年)奉命护送贾季的家着到狄国。过去,贾季曾污辱过臾骈,这次有时机护送贾季的家眷,所以朋友们煽动臾骈趁此良机杀掉贾季一家来报仇。臾骈深思了许久,说:“不行。我听说有一本叫《前志》的书上有这样的话:”无论是有惠于人,还是有怨于人,都与他的后代没有关系。”假如我现在利用仆人对我的信任而杀死贾季一家,这并不说明我的英勇。假如我发泄了自己的怨气,却增加了我与贾季之间的仇恨,这并不说明我聪慧。由于报私仇而损害了公利,这辜负了仆人的信任,也不说明我的忠诚而是说明我的背信弃义。舍弃了英勇、智能和别人对我的信任,还能办得成什幺事呢?“ 黍骈说服了朋友和手下人,亲自爱护着贾季的家人,把他们送到了狄国。(《左传·文公六年》) 信义是立国之本 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原则,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109df0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