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案15-教学教案

时间:2022-08-02 22:46:5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确情节: “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第一部分(116段)“查问木雕”,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第二部分(1723段)“赠送木雕”,写“我”和万芳的真挚友谊。第三部分(2425段)“强迫取回木雕”,用奶奶反衬爸妈,暗寓对父母的批评。第四部分(26段-结尾)“取回木雕”,写“我”讨回羚羊木雕的过程和痛苦的心情。五、品味、揣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1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第一组:刻画妈妈的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去掉加粗词“突然”可以吗?)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句中的“紧紧”表现了什么?)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不用“坚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会发生变化?)1中用“突然”一词,一开头就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见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句中“紧紧”表现妈妈追查的神态。3)句用“坚定”表示出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固执生硬的态度。第二组:写“我”的(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怦怦”一词用在句中有什么作用?)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加粗词有什么作用?)3“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4“不!”我哭着喊了起来。1)中“怦怦”是拟声词,形容心跳。被逼无奈,“我”受到的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在各句中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我”的真诚无私。2.思考: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她的态度,显示了文中的“我”的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提示:外在的形象是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点拨:妈妈神情面貌——咄咄逼人。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性格特征——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3从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以及谈话内容看他的态度是否与妈妈相同,可以看出爸爸不同于妈妈的个性是什么?明确:“静静地”写点烟的姿态,“慢慢地”表示说话的速度,和“很平静”的声音配合起来看其态度实质是相同的;至于个性却有所不同:妈妈严厉,爸爸冷酷。4.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奶奶的话是对“我”父母逼迫要回木雕粗暴做法的批评。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但力量有限,又左右为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c3106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