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时间:2023-03-01 17:2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企业组织中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

摘要:社会资本是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它可以使企业在内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网络分析强调了人际关系、系内涵及社会网络结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本文对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概念、理论及在组织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资本 组织行为学 人力资源

一、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与经济资本相区别的非实物形态的资源,是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它可以使企业在内外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纳皮尔和高秀认为企业的社会资本应该是“企业(包括其内部成员)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这里的“资源”是指反映关系网络的关系特征、结构特征和位置特征的一些变量,如信任、规范、共同愿景、位置中心性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可以发现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成员之间运行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罗纳德‘伯特指出,在当今时代,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

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与社会关系之中。Erickson主张人们不会独立于社会网络之外产生及发展个人行为,其行为之形成与改变乃是来自于社会互动。而过去社会科学中却往往预设了孤立的个人,少了结构这一块。社会网络理论则是以个体间的关系为核心,并从结构的观点来分析其对个人态度及行为的影响。鉴于网络分析方法的特殊性以及理论的日益成熟,Tichy强烈建议组织行为研究应该采用网络分析的观点,同时考虑社会结构与个人心理动机对个人行为与态度的影响。社会网络理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图像来看待我们的社会,视社会为一个网络图,图中有许多节点,节点与节点中有相连的线段,即社会连带,个人可藉此网络维持某种社会认同并建立社会接触,进而取得相关资源。一个社会网络至少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行动者(actors)第二是关系(relationship)行动者亦即节点(nodes)在社会网络研究领域,任何一个社会单位或社会实体都可以看成是“节点”,或行动者。行动者可以是个体、公司、学校、医院、军队,还可以是村落、小区、城市、国家等。社会网络是沟通个人和制度的桥梁,个人行为能否实现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以及制度能否解决集体行为的困境,不仅取决于个人和制度本身,还取决于双方联系的桥梁——社会关系网络。杨雪冬在梳理社会资本的发展史后,认为社会资本在中国问题研究中富有价值。

二、社会网络分析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从一种隐喻成为一种现实的研究范式,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努力结果。社会网络是西方社会学中,有别于传统角色结构功能论的另一种社会结构的观点。人类学家Barnes是最早运用“社会网络”概念的学者。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网络理论在建立模型与实证模型时,收集定量数据与测量社会网络变量必需的工具。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视角:微观层次的自我中心社会网络和宏观层次的整体社会网络。自我中心社会网络是以个体为中心,探讨其对外的关系连结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整体社会网络则关注所有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整个网络的结构。自我中心社会网络只能分析社会连带,却不能分析网络结构,而整体网络则恰恰相反,对社会连带的分析能力较差。

自我中心社会网络的主要分析内容为连带强度。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使这项指针成为网络分析中的经典。所谓的连带(tie)是指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因


接触而存在的一种纽带,包含四个维度:一是互动的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认识久暂,认识时间越长,则连带强度越强弱;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连带;而弱关系则使人们在群体之间、组织之间建立另外的连带。

与自我中心社会网络不同的整体社会网络强调的是网络中位置的结构性特征。中心性是一个重要的个人结构位置指针,它可以评价一个人重要与否。中心性常被用来检测行动者取得资源、控制资源可能性之结构属性。Freeman(1979)指出代表网络中心性的三种型式:一是程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二是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三是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程度中心性是用来衡量谁是这个团体中重要的中心人物。拥有中心性的人,在这个团体中也具有一个主要的地位。程度中心性越高者,表示其在网络中与较多的行动者有关联,故其所拥有的非正式权力与影响力也较多。中介性指针衡量了一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在其它两人之间位置的人,他拒绝媒介,这两人就无法联系,占据这样的位置愈多,就愈代表他具有很高的中介性,愈多的人联络时就必须通过他。中介性高的人就掌握了信息流,进而可以控制这两群人,获得中介利益。接近中心性是以距离为概念来计算一个节点的中心程度,与别人愈近,则中心性愈高,与别人相距远者则中心性低。

三、企业组织中的社会网络

过去心理学社会学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个体行为研究,都是用个人本身的性质去解释,社会学家喜欢用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等变量来解释;理学家则喜欢用一些个人的人格特质之类的态度变量、人格变量提出解释,而社会网络则更进一步,它指出个人关系的重要性,更可以算出个人的社会结构的位置变量,利用个人在这个群体中所占据的位置去预测他个人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者魁克哈特将组织社会网络分为三种:一种是友谊网络,一种是信息网络,一种是咨询网络。另外,还有一种是信任关系,但是信任常常被认为是另一种友谊关系。Bowler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社会网络关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行为者和接受者的影响。研究发现,友谊关系的强度对个体做出或接受人际公民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研究者还发现网络关系中的不对称性影响关系对人际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影响力弱的一方通常会向影响力强的一方做出人际公民行为,而且如果个体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物之间存在朋友关系,那么这个个体更有可能从人际公民行为中获益。

SettoonMossholder则探讨了员工于友谊网络中心性,对组织内人际公民行为有正向影响。朱庆忠在其研究中发现,组织内部经常在工作上被他人请或求助的员工,以及在私人情感方面经常被他人依赖的员工,会展现出较多的组织公民行为。Lai等人在中国样本中研究了社会网络特征以及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规范对人际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人际信任、社会网络强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人际公民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四、社会网络研究及评价

随着社会测量法发展到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国内也开展了相关研究。从研究状况来看,社会学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较为充分,出现了许多理论成果。但学科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多的是从文化、政治、经济的视野来分析个体、家庭、小区以及国家的关系网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涉及各种不同的群体的专题研究,如方晓义的青少年友伴网络、边燕杰的求职过程、徐安琪的城市家庭、李培林的流动民工等。二是比较研究,有国内跨小区的研究,如张文宏和阮丹青的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也有与国外小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如珂莱尔·婉格尔和刘精明的北京与英国利物浦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比较等。这些实证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afe7e2b783e0912a3162a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