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翻译赏析 《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作者为唐朝诗人王建。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着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前言】 《凉州行》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乐府诗。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在盛唐时期是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唐大历年间,州城为回纥所侵踞,此诗即描写当时的边防情况。 【注释】 皓皓:旷达貌;虚旷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常以皓皓,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汉桓宽《盐铁论·西域》:“茫茫乎若行九皋未知所止,皓皓乎若无网罗而渔江海。”唐裴铏《传奇·陶尹二君》:“凌虚若有梯,步险如履地,飘飘然顺风而翔,皓皓然随云而升。” 边头:边疆;边地。唐王昌龄《塞下曲》之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英烈传》第十回:“但边头驿马有惊气,南行遇敌,切须戒慎。”清吴伟业《阆州行》:“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玄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孙诒让正义:“《后汉书·光武纪》李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 1 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于九旗者,无縿斿也。汉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郑举以相况。”唐杨炯《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 蕃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番”。唐姚合《穷边词》之二:“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明茅大方《送李曹公出镇西域》诗:“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汉卒屯。” 【翻译】 秦。 【鉴赏】 第一、二句是倒装句,“汉家”即指唐朝。“旧道”是指开元、天宝年间的西域通道。因为现在无骁将能开拓边疆,以致凉州城外又是黄沙浩浩。 下四句说凉州所属各县都已为胡兵所据,守边的将军只好另外建筑防秋的城堡。西北胡人常常在秋季入侵中国,唐朝在每年秋季都要向河洛、江淮一带征发兵士,到西域去增防,当时称为“防秋”。这些万里从征的人都已战死在边塞上,可是京城里还在年年发令输兵。“旌节”指发兵的符节,“西京”即首都长安。张籍有《西州》诗一首,也描写这些情况。 下四句说入侵的胡人都从中国掳去妇女,其中有半数妇女生了男孩,都能说汉语。这些胡人从前是不懂农作的,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黍来了。“蕃人”即“胡人”,唐宋人写作“蕃”,明清人写作“番”。 再下四句说这些胡人,现在牧羊的时候也穿了丝织的锦衣。他们本来是披毛毡或兽皮的,但现在却爱惜毡裘,把它们收藏着,预备作战时用了。他们现在也能养蚕缲丝,织成一匹一匹的绢帛,却是用来做旌旗围绕在营帐四周。这里的“那将”二字用得较为少见,不知有无误字。“那”,大概可以作“挪”字讲,“那将”,犹言“拿来”。 最后二句说,城上的山鸡已经在角角地报晓,而 2 洛阳城中,家家都还在演奏胡乐呢。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现凉州沦陷、回纥入侵之后,胡人日渐汉化,而汉人却胡化了。胡人的汉化,是学习汉人的农桑生产,以加强他们的武备;汉人的胡化,却只是学习胡人的音乐歌舞,作长夜荒淫的宴乐。 这首诗的韵法也真有些“出格”。全诗共十六句,如果四句一韵,可以使韵法很整齐,但作者却以开头二句为一韵,末尾二句为一韵,中间十二句用三个韵。这样,使读者不能在开头的时候就依照四句一绝的规格读下去,似乎有些不顺口。但是,如果仔细研寻诗意,可以体会到作者是按诗意配韵的。首二句点题,用一个韵。次四句描写凉州之荒芜和胡人的猖獗,也用一个韵。以下两组各四句,分写胡人也从事农耕和蚕织,各用一韵。最后写洛阳城中汉人之胡化,以为对比,又另用一韵。韵脚的转换,应当和诗意的段落配合,这个原则,作者没有违背,但如果首韵和尾韵的诗意,都能扩大为四句,这首诗的韵法就整齐了。尤其是尾韵,如果有四句,则诗意的对比性可以更为明显,现在,作者匆匆以二句表过,读者往往会忽略了它的讽喻意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23b231af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