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王建 《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翻译及鉴赏 《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作者为唐朝诗人王建。全文: 凉州行·凉州四边沙皓皓 王建·唐 凉州四边沙皓皓,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人家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引言】 《凉州行》,乐府诗,唐代诗人王建创作。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盛唐时期河西节度使治所。唐大历年间,州城为回纥所侵踞,此诗即描写当时的边防情况。 【注释】 皓皓:旷达貌;虚旷貌。 边头:边疆;边地。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 蕃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番”。 【翻译】 凉州城的四周已是广袤无垠的茫茫黄沙,(因为)朝中没有骁勇之将开拓西域通道,开疆拓土。(因为,省略逻辑) 凉州城周边各县都已被胡兵占据,守边将士只好另外建筑秋天防御的城堡。 万里从征的人都已战死在边塞上,可是京城里还在年年发令输兵。(没,通假字;发于,状语后置) 入侵的胡人都从中国掳去妇女,其中有半数妇女生了男孩,还能说汉语。(省略主语) 这些胡人从前不懂农作,不犁地耕种,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稷稻麦等粮食作物来了。 胡人现在牧羊的时候也穿了丝织的锦衣,却爱惜他们原来的毛毡和兽皮而把它们收藏着,为了预备作战时用。 他们现在也能养蚕缲丝,织成一匹一匹的绢帛,却是用来做旌旗围绕在营帐四周。 城上的山鸡已经在角角地报晓,而洛阳城中,家家都还在演奏胡乐呢! 【鉴赏】 这首诗表现凉州沦陷、回纥入侵之后,胡人日渐汉化,而汉人却胡化了。胡人的汉化,使学习汉人的农桑生产,以加强他们的武备;汉人的胡化,却只是学习胡人的音乐歌舞,作长夜荒淫的宴乐。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1ded7f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8.html